鸣鼓而攻
鸣鼓而攻 (鳴皷而攻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gǔ ér gōng,鸣鼓而攻是褒义词。。。。

拼音读音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怎么读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ˊ
繁体鳴皷而攻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例子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辨形“攻”,不能写作“功”。
辨析鸣鼓而攻与“偃旗息鼓”有别:鸣鼓而攻含有公开地进行某项工作的意思;“偃旗息鼓”则含有不声不响地停止行动的意思。
近义词兴师问罪
英语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 成语鸣鼓而攻的拼音、鸣鼓而攻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鸣鼓而攻)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快人快性 | 谓为人爽直痛快,不忸怩作态。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一树百获 |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
防微虑远 | 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
心所谓危 | 危:危险。心里觉得有危险。指个人对情况和问题的主观认识。 |
化整为零 | 把一个整体分成许多零散部分。 |
不识局面 | 犹不识时务。 |
罄山采木 | 罄:完,尽。把山上的树木全部采光。比喻残酷剥削。 |
夫人裙带 | 指因妻子方面的关系使丈夫得到官职或其他好处。 |
头足异处 | 谓被斩。 |
枕戈以待 | 同“枕戈待旦”。 |
碌碌庸才 | 碌碌:平庸的样子。指才能平庸。 |
鲁连蹈海 | 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鲁连蹈海”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
狗彘不如 | 见“狗彘不若”。 |
亚肩迭背 |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
林下高风 | 同“林下风气”。 |
杜门自守 | 关闭大门,安分守已。 |
虽覆能复 | 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 |
天真烂熳 | 见“天真烂漫”。 |
千里借筹 | 筹:策划。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 |
蛇灰蚓线 | 蚓:蚯蚓。指蛇和蚯蚓爬行留下的痕迹。比喻有线索可循。 |
较短比长 | 见“较短量长”。 |
精神涣散 | 精神:神志,心神;涣散:分散,散漫。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
筹添海屋 | 犹言海屋筹添。 |
聊晒犊裩 | 晋时习俗﹐七月七日晒衣﹐阮咸家贫﹐无物可晒﹐遂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谓'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后遂以'聊晒犊裩'为贫寒之典。 |
踊跃输将 | 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
木本之谊 | 谓宗族情义。 |
愁绪冥冥 | 指形容愁闷既深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