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坐

词语解释
高坐[ gāo zuò ]
⒈ 亦作“高座”。讲席。讲席高于听讲者的座位,故称。
⒉ 借指精通佛理的高僧。
⒊ 坐于上座。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高座”。讲席。讲席高于听讲者的座位,故称。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向高坐者,故是凶物。”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王濛 恒寻遁,遇 祗洹寺 中讲,正在高坐上,每举麈尾,常领数百言,而情理俱畅。”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製二高座,赐 新安国寺。一为讲座,一为唱经座,各高二丈。”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师於高座上,瓣香祝君父。”
⒉ 借指精通佛理的高僧。
引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帛尸黎蜜多罗》:“西域人,时人呼为高座。”
⒊ 坐于上座。
引《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孔明 曰:‘不须主公忧虑,儘着 周瑜 去厮杀,早晚教主公在 南郡 城中高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山西乔御史》:“每晨起,具衣冠,升堂高坐,命僕隶呼唱开门。”
国语辞典
高坐[ gāo zuò ]
⒈ 坐于坐具上,别于古时席地而坐。
引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一·高坐缘起》:「古 人席地而坐。……应劭·风俗通:『赵武灵王好胡服,作胡床。』此为后世高坐之始。然汉时犹皆席地,……至东汉末始斲木为坐具,其名仍谓之床,又谓之榻。」
⒉ 一种宋代婚礼的仪式。参见「上高坐」条。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具公裳,花胜簇面,于中堂升一榻,上置椅子,谓之高坐。」
最近近义词查询: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近义词(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情礼的近义词(qíng lǐ)期想的近义词(qī xiǎng)情累的近义词(qíng lèi)墙翣的近义词(qiáng shà)墙脚的近义词(qiáng jiǎo)期勖的近义词(qī xù)抢案的近义词(qiǎng àn)祁寒溽暑的近义词(qí hán rù shǔ)期齐的近义词(qī qí)期期艾艾的近义词(qī qī ài ài)期诺的近义词(qī nuò)期验的近义词(qī yàn)迁绵的近义词(qiān mián)期期的近义词(qī qī)迁怒于人的近义词(qiān nù yú rén)情灵的近义词(qíng líng)迁庙的近义词(qiān miào)情景交融的近义词(qíng jǐng jiāo róng)蔷薇露的近义词(qiáng wēi l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