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正

词语解释
朝正[ cháo zhèng ]
⒈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汉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⒉ 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引《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杨伯峻 注:“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
唐 杜甫 《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四折:“见如今太平战争尽皆寧,千邦万国来朝正。”
清 钱谦益 《元日杂题长句》诗:“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
⒉ 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 楚,释不朝正于庙也。”
《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唐 孔颖达 疏:“其日又以礼祭於宗庙,谓之朝庙……其岁首为之,则谓之朝正。”
国语辞典
朝正[ cháo zhèng ]
⒈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表示接受天子的政教。
引《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
⒉ 天子或诸侯在岁首祭祀宗庙。
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
最近近义词查询:
驝驼的近义词(tuō tuó)条纹布的近义词(tiáo wén bù)托档的近义词(tuō dàng)推算法的近义词(tuī suàn fǎ)吐哺握气的近义词(tǔ bǔ wò qì)嶞嶞的近义词(tuò tuò)田园风景的近义词(tián yuán fēng jǐng)退群的近义词(tuì qún)痌伤的近义词(tōng shāng)痌瘝的近义词(tōng guān)天恩浩荡的近义词(tiān ēn hào dàng)驼驮的近义词(tuó tuó)团团围住的近义词(tuán tuán wéi zhù)瞳孔直径的近义词(tóng kǒng zhí jìng)调休的近义词(tiáo xiū)铁杵磨针的近义词(tiě chǔ mó zhēn)土化兔的近义词(tǔ huà tù)团团圆圆的近义词(tuán tuán yuán yuán)天保寨的近义词(tiān bǎo zhài)彤管有炜的近义词(tóng guǎn yǒu wě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