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ozhèng

朝正


拼音cháo zhèng
注音ㄔㄠˊ ㄓㄥˋ

朝正

词语解释

朝正[ cháo zhèng ]

⒈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汉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⒉  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

《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杨伯峻 注:“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
唐 杜甫 《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四折:“见如今太平战争尽皆寧,千邦万国来朝正。”
清 钱谦益 《元日杂题长句》诗:“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

⒉  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 楚,释不朝正于庙也。”
《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唐 孔颖达 疏:“其日又以礼祭於宗庙,谓之朝庙……其岁首为之,则谓之朝正。”

国语辞典

朝正[ cháo zhèng ]

⒈  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表示接受天子的政教。

《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

⒉  天子或诸侯在岁首祭祀宗庙。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楚,释不朝正于庙也。」

分字解释


※ "朝正"的意思解释、朝正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吐气,准备开始动作,鼻吸气,屈左膝,左脚脚尖转朝正左方,右脚保持原。

2、一阵朗爽的笑声,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俊朗年轻人朝正东张西望的黎阳走了过来。

3、把下人丫环老妈子,一个不剩地捆绑控制了起来,这才朝正歌舞升平的正厅奔去。

4、就因为别人也挖上水晶,自己不能独享其成?朝正,有点出息,挖捡水晶要不是猴子叔毫无保留地带着你,指不定你还在哪转悠呢。

5、它几乎是朝正东方走的,他想。

6、还有q 2一撇,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把箭头朝正方向。

7、项烨还没闹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见余樊君双手抱拳向中年将军道了声谢,起身站在一旁,朝正探头探脑向他这边张望的项烨挤了挤眼。

8、完美,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在迷茫,可以朝正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虽然很难做到完美。或者说,这根本就不可能,但是至少,离完美不远了。

9、正应对着顾客,忽听一位戴眼镜的顾客轻轻喊了声“老板”,我扭头一看,见眼镜先生朝正往外走的光头呶了呶嘴。

10、科莱特太太见活捉呜兹无望,于是扒下那只没了跟儿的鞋子,朝正跃下台阶的呜兹飞掷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