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口

词语解释
赤口[ chì kǒu ]
⒈ 谓谗毁者之口。
⒉ 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⒊ 见“赤口日”。
引证解释
⒈ 谓谗毁者之口。
引唐 李翱 《准制祭伏波神文》:“小人赤口,曷本於理?”
宋 陆游 《养生》诗:“忠言何啻千金药,赤口能烧万里城。”
⒉ 旧指一种恶神,主斗讼之事。
引宋 储泳 《祛疑说》:“赤口,小煞耳。人或忤之,率多鬭讼。”
宋 陆游 《己未重五》诗:“安用丹书禳赤口,风波虽恶不关身。”
⒊ 见“赤口日”。
最近近义词查询:
袒左的近义词(tǎn zuǒ)叹呜的近义词(tàn wū)袒庇的近义词(tǎn bì)叹憾的近义词(tàn hàn)叹絶的近义词(tàn jué)叹逝的近义词(tàn shì)叹哭的近义词(tàn kū)叹嘉的近义词(tàn jiā)袒裸的近义词(tǎn luǒ)坦夷的近义词(tǎn yí)袒臂挥拳的近义词(tǎn bì huī quán)叹赏的近义词(tàn shǎng)袒膊的近义词(tǎn bó)叹企的近义词(tàn qǐ)坦坦的近义词(tǎn tǎn)袒服的近义词(tǎn fú)袒哭的近义词(tǎn kū)袒跣的近义词(tǎn xiǎn)坦笑的近义词(tǎn xiào)袒裘的近义词(tǎn qiú)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