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龙

词语解释
夔龙[ kuí lóng ]
⒈ 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舜 的二臣名。 夔 为乐官, 龙 为谏官。
引《书·舜典》:“伯 拜稽首,让于 夔 龙。”
孔 传:“夔 龙,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 许 山林志, 夔 龙 廊庙珍。”
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 夔 龙 立廊庙,扶持 尧 舜 济斯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伯嚭 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 夔 龙,谁知你是蠹国鴟梟。”
《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 夔 龙 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灭无传。”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上面两席是 李婶娘、薛姨妈 坐,东边单设一席,乃是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国语辞典
夔龙[ kuí lóng ]
⒈ 商代及西周时期,在钟鼎彝器上所刻铸的夔和龙形的花纹。
⒉ 相传为舜的二臣名,夔是乐官,龙是纳言之官。
最近近义词查询:
癫眩的近义词(diān xuàn)宕跌的近义词(dàng diē)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的近义词(fàn jìng shān zì rán bǎo hù qū)蹎蹎的近义词(diān diān)砥柱中流的近义词(dǐ zhù zhōng liú)宕宕的近义词(dàng dàng)梵馆的近义词(fàn guǎn)梵迹的近义词(fàn jì)渎武的近义词(dú wǔ)驐鸡的近义词(dūn jī)癫癫痴痴的近义词(diān diān chī chī)宕出来的近义词(dàng chū lái)巅巍巍的近义词(diān wēi wēi)巅越的近义词(diān yuè)梵寂的近义词(fàn jì)碇铁的近义词(dìng tiě)砥墆的近义词(dǐ dì)癫癫倒倒的近义词(diān diān dǎo dǎo)砥属的近义词(dǐ shǔ)砥途的近义词(dǐ tú)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