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龙

词语解释
夔龙[ kuí lóng ]
⒈ 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孔传:“夔龙,二臣名。”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引证解释
⒈ 相传 舜 的二臣名。 夔 为乐官, 龙 为谏官。
引《书·舜典》:“伯 拜稽首,让于 夔 龙。”
孔 传:“夔 龙,二臣名。”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 许 山林志, 夔 龙 廊庙珍。”
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元 耶律楚材 《和人韵》之二:“安得 夔 龙 立廊庙,扶持 尧 舜 济斯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吴刎》:“伯嚭 那老贼呵!我一心认是济世 夔 龙,谁知你是蠹国鴟梟。”
《平山冷燕》第一回:“今当此春昼, 夔 龙 并集,亦当有词赋示后,今日之盛,方不泯灭无传。”
⒉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
引《红楼梦》第五三回:“上面两席是 李婶娘、薛姨妈 坐,东边单设一席,乃是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
国语辞典
夔龙[ kuí lóng ]
⒈ 商代及西周时期,在钟鼎彝器上所刻铸的夔和龙形的花纹。
⒉ 相传为舜的二臣名,夔是乐官,龙是纳言之官。
分字解释
※ "夔龙"的意思解释、夔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座椅上铺有青色夔龙锦垫,与下面暗紫色波斯绒毯上的绯色牡丹相映,华贵又雅致,一看便知是新铺上去的,应该不会有人来撤换。
2、崔呈秀明白其中的厉害,所以这三天他和李夔龙绞尽脑汁,用尽心机,想要问出这几个人的口供。
3、钦奉明旨,再将纠参之疏查究,其参五虎,有谓典铨不公,李夔龙立地为堂,皆知挟卖官之资,以至吴淳夫不数月便跻卿贰,虽蔡邕一岁九迁,速不过是。
4、但是,最大的争夺战,围绕着珍稀紫檀雕夔龙纹饰乾隆御椅展开,该宝物估价为2000万至3000万港币。
5、龙纹最早是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6、这块玉牌呈长方形,上端穿孔,孔端两面刻划相同的夔龙纹,正面浅浮雕风景人物,一位玉面书生正在竹下吟风弄月,给人一种“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7、“墨玉错银夔龙纹瓶”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2005年“百花奖”金奖;“白玉错金嵌宝石薄胎瓜瓣壶”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2006年“百花缘杯”金奖。
8、1896年6月6日,荣禄带领兵部员外郎裕厚、兵部候补主事陈夔龙、步兵统领衙门学习笔帖式廷夔前往天津。
9、目前对于晚清遗老的研究还不为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于晚清遗老陈夔龙的研究更是稀少。
相关词语
- kuí fǔ夔府
- hòu kuí后夔
- kuí wén夔纹
- kuí wǎng夔魍
- yī kuí zì zú一夔自足
- shǒu kuí首夔
- zhōng kuí钟夔
- kuí lóng夔龙
- gāo kuí jì qì皋夔稷契
- kuí tóu夔头
- kuí yī zú夔一足
- líng kuí伶夔
- gāo kuí皋夔
- kuí wén tóng jìn夔纹铜禁
- jiāng kuí姜夔
- pán kuí蟠夔
- kuí lǜ夔律
- yī kuí yǐ zú一夔已足
- kuí ní夔跜
- kuí niú夔牛
- lóng huá龙华
- lóng nǚ龙女
- wū lóng乌龙
- gōu lóng勾龙
- dú lóng毒龙
- huái lóng槐龙
- cuì lóng翠龙
- wǔ lóng舞龙
- lóng gōng龙宫
- chē lóng车龙
- sì lóng fēi lóng似龙非龙
- lóng zǐ lóng sūn龙子龙孙
- cì lóng赐龙
- lóng zhū龙珠
- cóng lóng从龙
- dì lóng地龙
- nào lóng闹龙
- chéng lóng成龙
- zhōng lóng籦龙
- diāo lóng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