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

词语解释
太学[ tài xué ]
⒈ 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即国学。
例观太学。——《后汉书·张衡传》
诸生学于太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君则在太学。
英the highest seat of learning in ancient times in China;
引证解释
⒈ 国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西周 已有太学之名。 汉武帝 元朔 五年(公元前124年)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 西汉 置太学之始。 东汉 太学大为发展, 顺帝 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质帝 时,太学生达三万人。 魏 晋 到 明 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参见“大3学”。
引《汉书·武帝纪》:“兴太学,修郊祀。”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贡入太学肄业。”
国语辞典
太学[ tài xué ]
⒈ 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西周时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为西汉设太学之始。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
引《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虐)〔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更兼存心梗直,在京师太学读书。」
最近近义词查询:
玉笙的近义词(yù shēng)玉润冰清的近义词(yù rùn bīng qīng)玉举的近义词(yù jǔ)玉梁骨的近义词(yù liáng gǔ)玉溜的近义词(yù liū)玉山果的近义词(yù shān guǒ)玉菌子的近义词(yù jùn zǐ)玉连环的近义词(yù lián huán)玉铃的近义词(yù líng)玉珂的近义词(yù kē)玉灵的近义词(yù líng)玉流的近义词(yù liú)玉诀的近义词(yù jué)玉楼受召的近义词(yù lóu shòu zhào)玉漏犹滴的近义词(yù lòu yóu dī)玉栏杅的近义词(yù lán yú)玉麟的近义词(yù lín)玉帘钩的近义词(yù lián gōu)玉龙膏的近义词(yù lóng gāo)玉爵的近义词(yù jué)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