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郎

词语解释
吏部郎[ lì bù láng ]
⒈ 古官名。
引证解释
⒈ 古官名。 东汉 置吏部郎中,主管选举。或称为“吏部郎”。后代因之。
引《晋书·毕卓传》:“太兴 末,为吏部郎。”
《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上赏 谢朓 之功,迁尚书吏部郎。”
胡三省 注:“《唐六典》曰:吏部郎,职在选举。 魏 晋 用人,妙於时选,其诸曹郎功高者,迁吏部郎,歷代品秩皆高於诸曹郎。”
最近近义词查询:
抢险的近义词(qiǎng xiǎn)缺水的近义词(quē shuǐ)权势的近义词(quán shì)枪支的近义词(qiāng zhī)奇闻的近义词(qí wén)驱逐的近义词(qū zhú)球衣的近义词(qiú yī)情愫的近义词(qíng sù)切勿的近义词(qiē wù)驱使的近义词(qū shǐ)起见的近义词(qǐ jiàn)启程的近义词(qǐ chéng)起火的近义词(qǐ huǒ)窃听的近义词(qiè tīng)全数的近义词(quán shù)轻便的近义词(qīng biàn)拳击的近义词(quán jī)切切的近义词(qiè qiè)牵连的近义词(qiān lián)敲定的近义词(qiāo dì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