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

词语解释
芦笙[ lú shēng ]
⒈ 我国苗、侗、水、彝、仡佬、拉祜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引证解释
⒈ 我国 苗、侗、水、彝、仡佬、拉祜 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引明 何景明 《罗女曲》:“夜行山中道,何处吹芦笙。”
清 唐孙华 《照孙年五岁日戏堂前偶作》诗:“爱搦芦笙吹短弄,日挝腰鼓沸春雷。”
国语辞典
芦笙[ lú shēng ]
⒈ 乐器名。流行于我国苗、傜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将若干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笙斗中制成。每管根部均装有簧片,靠吹奏时振动簧片发音。芦笙可分单管、双管、五管、六管等,以六管最常见。过去多于舞蹈和歌唱时做伴奏之用,现在也用来独奏。
最近近义词查询:
闻说的近义词(wén shuō)武昌起义的近义词(wǔ chāng qǐ yì)亡国三户的近义词(wáng guó sān hù)毋宁死的近义词(wú nìng sǐ)无传的近义词(wú chuán)污佞的近义词(wū nìng)毋宁死耳的近义词(wú nìng sǐ ěr)文殊院的近义词(wén shū yuàn)稳住架的近义词(wěn zhù jià)罔顾人伦的近义词(wǎng gù rén lún)无捻指的近义词(wú niǎn zhǐ)五念门的近义词(wǔ niàn mén)外求的近义词(wài qiú)亡国之事的近义词(wáng guó zhī shì)无忧王的近义词(wú yōu wáng)亡国怨祝的近义词(wáng guó yuàn zhù)亡国之道的近义词(wáng guó zhī dào)无斧凿痕的近义词(wú fǔ záo hén)五福饼的近义词(wǔ fú bǐng)五官掾的近义词(wǔ guān yu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