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

词语解释
芦笙[ lú shēng ]
⒈ 我国苗、侗、水、彝、仡佬、拉祜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引证解释
⒈ 我国 苗、侗、水、彝、仡佬、拉祜 等族的一种簧管乐器。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长形木斗或葫芦内。每管一音,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
引明 何景明 《罗女曲》:“夜行山中道,何处吹芦笙。”
清 唐孙华 《照孙年五岁日戏堂前偶作》诗:“爱搦芦笙吹短弄,日挝腰鼓沸春雷。”
国语辞典
芦笙[ lú shēng ]
⒈ 乐器名。流行于我国苗、傜等少数民族的吹奏乐器。将若干竹管分成两排,插入木制笙斗中制成。每管根部均装有簧片,靠吹奏时振动簧片发音。芦笙可分单管、双管、五管、六管等,以六管最常见。过去多于舞蹈和歌唱时做伴奏之用,现在也用来独奏。
分字解释
※ "芦笙"的意思解释、芦笙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贵州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中,芦笙是一种多功能的文化复合体。
2、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3、寨子里的芦笙再一次呜呜咽咽地响起,却没有了明快的节奏,曲调悠扬,如泣如诉,借着逐渐淡灭的篝火光,我看到白露眼中隐约泛起了泪花。
4、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5、芦笙文化是苗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创造出的一种以芦笙乐器为中心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6、人们唱的唱苗歌、跳的跳苗舞、打的打苗拳、舞的舞苗棍、吹的吹苗唢呐、荡的荡苗秋千,有的还有吹芦笙的,还有舞狮子、舞龙灯、上刀梯的等等,可是好看的紧。
7、伴奏乐器有苗笛,芦笙,牛腿琴等。
8、吹起芦笙,弹起牛腿琴。
9、2月18日,丹寨县南皋乡的苗族姑娘在跳芦笙舞,欢度一年一度的苗族“望会”节。
10、正说着,许多士兵已由城内赶来,纷纷立在二人身后了,各是抬揣着各种各样的乐器,诸如觱篥、碰铃、檀板及芦笙等。
11、当地群众踊跃参加芦笙节活动,展现出一幅独具风情的苗寨山乡画卷。
12、芦笙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管构成。
13、主要活动有斗牛、赛马、跳芦笙、游方等.
14、斗牛、斗雀、跳芦笙、拔河、打球等比赛场上,喝彩声此起彼落.
15、而以芦笙乐曲、芦笙舞和芦笙理词等构成的芦笙文化,更是代表了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6、2月16日,广西大苗山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一位身着百鸟衣的苗族青年跳起欢乐的芦笙舞,庆祝第五届百鸟衣芦笙节,为黔桂边界带来了特别的春意。
17、苗族的芦笙舞技艺性强,讲究吹奏的曲调要多,技艺更求精湛.
18、对芦笙多种二次共鸣形式及发音原理进行分析,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探索。
19、如今芦笙传情的形式与三千年前近似.
20、农历正月(即通常的阳历二月),在凯里(贵阳东部)较早的节日里,人们会以斗牛、赛马、吹芦笙和喜剧表演等形式来庆祝和展示当地文化。
相关词语
- lú fèi芦萉
- lú dí芦笛
- hú lú kē葫芦科
- mèn zuǐ hú lú闷嘴葫芦
- lú zhú芦竹
- lú dàng huǒ zhǒng芦荡火种
- hú lú tí胡芦提
- hú lú胡芦
- lú shēng jié芦笙节
- hú lú壶芦
- làn zhēng hú lu烂蒸葫芦
- lú wěi芦苇
- lí lú藜芦
- lú xuě芦雪
- hú lu shēng葫芦笙
- qiáng shàng lú wěi墙上芦苇
- xiǎng hú lú响葫芦
- lú huì芦荟
- shā lú fú沙芦菔
- lú gēn芦根
- piáo shēng瓢笙
- bèi shēng tàn焙笙炭
- fèng shēng凤笙
- yín shēng银笙
- yín zì shēng银字笙
- yù shēng玉笙
- běi shēng nán yuān北笙南鸢
- lú shēng芦笙
- nuǎn shēng暖笙
- yá shēng牙笙
- shēng yuè笙钥
- zhōng shēng钟笙
- shēng huáng笙篁
- gē shēng歌笙
- shēng guǎn yuè笙管乐
- shēng lè笙乐
- shēng qìng笙磬
- yì guǎn shēng义管笙
- shēng yōng笙镛
- táo shēng桃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