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书

词语解释
刻书[ kè shū ]
⒈ 刻版印书。
引证解释
⒈ 刻版印书。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刻书书册》:“《河汾燕閒録》又谓:隋 开皇 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撰。
引王阮亭 引之,以为刊书之始。刊书与抄书难易不啻百倍,若 隋 已有雕刻,何以 唐 时尚未盛行,直至 五代 时始有之?当是 隋 唐 时习其技者少,刻书甚艰故耳。”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刻书者,依其原本而刻之也。”
周祖谟 《<鉅宋广韵>前言》:“南宋 闽 中刻书事业极盛。”
国语辞典
刻书[ kè shū ]
⒈ 刊行书籍。中国刻书,始于隋,行于唐,扩于五代,精于宋。
最近近义词查询:
注音字母的近义词(zhù yīn zì mǔ)朱城的近义词(zhū chéng)政荡的近义词(zhèng dàng)注意力的近义词(zhù yì lì)政治哦的近义词(zhèng zhì ò)重创敌军的近义词(zhòng chuāng dí jūn)至道无难的近义词(zhì dào wú nán)政治指导员的近义词(zhèng zhì zhǐ dǎo yuán)智者见智的近义词(zhì zhě jiàn zhì)重裯的近义词(zhòng dāo)正值当年的近义词(zhèng zhí dāng nián)孜孜求学的近义词(zī zī qiú xué)直争争的近义词(zhí zhēng zhēng)整置的近义词(zhěng zhì)政治犯的近义词(zhèng zhì fàn)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近义词(zhì zhě qiān lǜ , bì yǒu yī shī)属引的近义词(zhǔ yǐn)直尖的近义词(zhí jiān)志计的近义词(zhì jì)子眼的近义词(zǐ yǎ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