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隶

词语解释
古隶[ gǔ lì ]
⒈ 秦汉隶书。与三国后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
引证解释
⒈ 秦 汉 隶书。与 三国 后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
引《西京杂记》卷六:“杜陵 秋胡 者,能通《尚书》,善为古隶字。”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其草书,亦復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
明 陆深 《书辑》:“自 程邈 以降,谓之 秦 隶; 贾舫 《三仓》、 蔡邕 《石经》诸作,谓之 汉 隶; 钟 王 变体,谓之今隶;合 秦 汉 谓之古隶。”
国语辞典
古隶[ gǔ lì ]
⒈ 秦代至西汉初期通用的隶书,仍未摆脱篆书的形态,与日后盛行的汉隶不同。
※ "古隶"的意思解释、古隶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脯子的反义词(pú zǐ)蓬茆的反义词(péng máo)繁冠的反义词(pán guān)旁侍的反义词(páng shì)辟幕的反义词(pì mù)旁街的反义词(páng jiē)否运的反义词(pǐ yùn)蓬丘的反义词(péng qiū)否败的反义词(pǐ bài)否桑的反义词(pǐ sāng)否戾的反义词(pǐ lì)蓬山的反义词(péng shān)冯生的反义词(píng shēng)辟讳的反义词(pì huì)否德的反义词(pǐ dé)否道的反义词(pǐ dào)蓬弧的反义词(péng hú)辟阖的反义词(pì hé)蓬婆的反义词(péng pó)否塞的反义词(pǐ sāi)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