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

词语解释
伏兔[ fú tù ]
⒈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⒉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⒊ 指织机上的部件。
⒋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⒌ 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引《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 胡 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
李善 注引 苏林 曰:“言 胡 上射飞鸟,下尽地之伏兔。”
《汉书·邹阳传》作“伏菟”。 唐 沉佺期 《七夕曝衣篇》:“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⒉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引《周礼·考工记·辀人》:“良輈环灂,自伏兔不至轨七寸。”
贾公彦 疏:“伏兔衔车轴,在舆下,短不至轨。”
⒊ 指织机上的部件。
引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
⒋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引《灵枢经·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髕中。”
《针灸甲乙经》卷三:“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间,足阳明脉气所发。”
⒌ 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 "伏兔"的意思解释、伏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冒混的反义词(mào hùn)冒绷的反义词(mào bēng)冒花的反义词(mào huā)麻苏苏的反义词(má sū sū)茂着的反义词(mào zhe)冒禁的反义词(mào jìn)茂苑的反义词(mào yuàn)麻酥酥的反义词(má sū sū)冒货的反义词(mào huò)麻钱的反义词(má qián)麻皮皴的反义词(má pí cūn)茂育的反义词(mào yù)冒懵的反义词(mào měng)冒名顶替的反义词(mào míng dǐng tì)冒尖的反义词(mào jiān)冒牌货的反义词(mào pái huò)冒法的反义词(mào fǎ)冒坚的反义词(mào jiān)茂豫的反义词(mào yù)麻麻亮的反义词(má má lià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