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兔

词语解释
伏兔[ fú tù ]
⒈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⒉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⒊ 指织机上的部件。
⒋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⒌ 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引《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 胡 数涉北河之外,上覆飞鸟,下不见伏兔。”
李善 注引 苏林 曰:“言 胡 上射飞鸟,下尽地之伏兔。”
《汉书·邹阳传》作“伏菟”。 唐 沉佺期 《七夕曝衣篇》:“双花伏兔画屏风,四子盘龙擎斗帐。”
⒉ 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引《周礼·考工记·辀人》:“良輈环灂,自伏兔不至轨七寸。”
贾公彦 疏:“伏兔衔车轴,在舆下,短不至轨。”
⒊ 指织机上的部件。
引南朝 梁 刘孝威 《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
⒋ 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引《灵枢经·经脉》:“胃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髕中。”
《针灸甲乙经》卷三:“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间,足阳明脉气所发。”
⒌ 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分字解释
※ "伏兔"的意思解释、伏兔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天枢,大横,带脉,臂nao,髀关,伏兔,箕门,每穴一罐,共十六罐,留罐30分钟,三天一次,十次一疗程。
2、伏兔、膝眼、解溪人过了30岁,关节就开始退化,腰腿痛经常困扰着中老年人。
3、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历兑经穴终流注线:此一经起于头维,终于历兑。
4、伏兔血海足三里风市承扶三阴交悬钟委中承山。
相关词语
- fú yì伏翼
- fú yǐn伏隐
- chū fú初伏
- fú bǐ伏笔
- fú zhì伏质
- cí fú雌伏
- fú wéi伏惟
- chēng fú称伏
- fú yuàn伏怨
- fú shǔ伏属
- biē fú鳖伏
- fú xī伏犀
- fú wàng伏望
- fú xiàn伏线
- fú zhōng伏中
- fú dì伏地
- sōu fú廋伏
- bào fú抱伏
- fú tù伏菟
- fú zhé伏蛰
- tù niè兔啮
- guì tù桂兔
- líng tù灵兔
- yù tù玉兔
- hán tù寒兔
- qūn tù踆兔
- tù jū兔罝
- tù fáng兔房
- tù jiǎn兔简
- tù jiǎo兔角
- tù hè兔褐
- yì tù逸兔
- tù kuí兔葵
- wū tù乌兔
- xī tù夕兔
- tù pò兔魄
- tù yuè兔月
- dāng tù当兔
- lǎo tù老兔
- bīng tù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