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

词语解释
白旄[ bái máo ]
⒈ 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
⒉ 喻出师征伐。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
引《书·牧誓》:“王左杖黄鉞,右秉白旄以麾。”
《史记·卫康叔世家》:“与太子白旄,而告界盗见持白旄者杀之。”
《三国演义》第五回:“次日筑臺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鉞,兵符将印,请 绍 登坛。”
⒉ 喻出师征伐。
引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白旄黄鉞定两 京,擒 充 戮 竇 四海清。”
明 无名氏 《智降秦叔宝》第一折:“某乃 李世民 是也,本贯 河 东 太原 人氏,父乃 唐公 李渊。自因 隋 朝乱政,天下纵横,某十八岁同父起义,白旄黄鉞,平定两京。”
国语辞典
白旄[ bái máo ]
⒈ 古代一种军旗。以牦牛尾置于竿首,用以指挥全军。
引《书经·牧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白旄"的意思解释、白旄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令月的反义词(lìng yuè)令典的反义词(lìng diǎn)令官的反义词(lìng guān)令德的反义词(lìng dé)另请高明的反义词(lìng qǐng gāo míng)另楚寒巫的反义词(lìng chǔ hán wū)令仪的反义词(lìng yí)流迸的反义词(liú bèng)令行禁止的反义词(lìng xíng jìn zhǐ)令媛的反义词(lìng yuàn)另收的反义词(lìng shōu)另巍巍的反义词(lìng wēi wēi)令攸的反义词(lìng yōu)令鼓的反义词(lìng gǔ)另案的反义词(lìng àn)令音的反义词(lìng yīn)流贬的反义词(liú biǎn)另眼看待的反义词(lìng yǎn kàn dài)另日的反义词(lìng rì)令兄的反义词(lìng xiō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