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

词语解释
竹枝[ zhú zhī ]
⒈ 竹子的小枝。
⒉ 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⒊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引证解释
⒈ 竹子的小枝。
引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⒉ 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引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字 阿男,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⒊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 "竹枝"的意思解释、竹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白质的反义词(bái zhì)白云謡的反义词(bái yún yáo)白云篇的反义词(bái yún piān)白纻词的反义词(bái zhù cí)白芷的反义词(bái zhǐ)半虚空的反义词(bàn xū kōng)白纻的反义词(bái zhù)白云青舍的反义词(bái yún qīng shè)白煮的反义词(bái zhǔ)半涂而罢的反义词(bàn tú ér bà)半吐半露的反义词(bàn tǔ bàn lù)白粥的反义词(bái zhōu)白越的反义词(bái yuè)白贼的反义词(bái zéi)白蝯的反义词(bái yuán)八线的反义词(bā xiàn)白皂的反义词(bái zào)白蹢的反义词(bái dí)白云居的反义词(bái yún jū)白招矩的反义词(bái zhāo jǔ)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