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úzhī

竹枝


拼音zhú zhī
注音ㄓㄨˊ ㄓ

竹枝

词语解释

竹枝[ zhú zhī ]

⒈  竹子的小枝。

⒉  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民歌,唐诗人刘禹锡据以改作新词,歌咏三峡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⒊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引证解释

⒈  竹子的小枝。

唐 杜甫 《示从孙济》诗:“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
唐 刘沧 《题古寺》诗:“古寺萧条偶宿期,更深霜压竹枝低。”

⒉  乐府《近代曲》之一。本为 巴渝 (今 四川 东部)一带民歌, 唐 诗人 刘禹锡 据以改作新词,歌咏 三峡 风光和男女恋情,盛行于世。后人所作也多咏当地风土或儿女柔情。其形式为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诗:“盪桨 巴 童歌《竹枝》,连檣估客吹 羌 笛。”
宋 范成大 《夔门即事》诗:“《竹枝》旧曲元无调,麴米新篘但有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纪映淮》:“金陵 纪青 ……女名 映淮,字 阿男,尝有《秦淮竹枝》云:‘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疎树几行。不与行人綰离别,赋成 谢 女雪飞香。’”
朱自清 《中国歌谣》三:“《词律》云:‘《竹枝》之音,起于 巴 蜀 唐 人所作,皆言 蜀 中风景。后人因效其体,于各地为之。’这时《竹枝》已成了一种叙述风土的诗体了。”

⒊  唐 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单调十四字,分平韵、仄韵两体。

分字解释


※ "竹枝"的意思解释、竹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

2、然后他们在七夕的夜晚将纸条绑在竹枝上。

3、青青这才放下心来,跟随在林哲身边,不时用手中的竹枝打扫斑竹之间的蜘蛛网,还帮林哲将掉落地上的枯竹叶用竹筢子扒拢到一起,方便林哲装篓。

4、人们把竹枝挂到房子的外面,希望愿望能实现。

5、可是独独四下打望,没有见到任何竹屋村舍,悄寂无声,只听见竹枝横斜的微喜响。

6、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7、在包厢座看戏的观众都是官吏富贾,自己携带坐具替换园中的蓝色坐垫,就像一首竹枝词所描述的“园中官座列西东,坐褥平铺一片红”。

8、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9、他的骨架子是竹园里的细竹枝,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黄稻草。

10、竹枝词(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1、绿得清瘦的是竹枝

12、《巴渝舞》和《竹枝歌》是賨人文化的代表作,这种瑰丽的艺术形式在千年宕渠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3、当时潘淑妃聪慧过人,很有心计,就在自己的寝宫门外插以青竹枝,地上洒以盐汁。

14、青衫身影灵动如玄燕,追逐着竹海变化的痕迹,辨别着竹枝摇动的方向,与一片杂乱纷纭中,挑出一线线轨迹萍踪。

15、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

16、她的身体长得不高,手臂依然那么细小,颧骨照旧凸出,十个指头像一束枯竹枝,仿佛一折就会折断似的;因为她十分消瘦,所以看起来她的身体轻飘飘的。

17、老师的眼睛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让我终身不变!老师的眼睛像六月的阳光,照耀着我们。使我感觉到老师对我们的关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18、那时,她因为人瘦,觉得自己的手臂像竹枝,不好看,所以绝少穿露肩露臂服装。

19、根据上海竹枝词中有关海洋文化的篇章,分析古代上海人对海洋的认识及对海神妈祖的崇拜。

20、汇即兴、苦吟于一体,熔古风、绝句、律诗、竹枝词于一炉;集感物、述怀、读书、咏史、怀人、唱和于一册,上下古今,倒峡悬河,莫测津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