漉漉

词语解释
漉漉[ lù lù ]
⒈ 象声词。
⒉ 湿貌;流貌。
⒊ 莹润貌。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引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⒉ 湿貌;流貌。
引《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明 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⒊ 莹润貌。
引唐 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国语辞典
漉漉[ lù lù ]
⒈ 湿润的样子。
引唐·李贺〈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 "漉漉"的意思解释、漉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天子无戏言的反义词(tiān zǐ wú xì yán)唐末农民战争的反义词(táng mò nóng mín zhàn zhēng)天宗的反义词(tiān zōng)田横笑人的反义词(tián héng xiào rén)田子的反义词(tián zǐ)唐律疏议的反义词(táng lǜ shū yì)添办的反义词(tiān bàn)唐古拉山脉的反义词(táng gǔ lā shān mài)唐蕃会盟碑的反义词(táng fān huì méng bēi)汤熨的反义词(tāng yùn)唐弓的反义词(táng gōng)唐皇的反义词(táng huáng)唐人街的反义词(táng rén jiē)天字一号的反义词(tiān zì yī hào)唐年的反义词(táng nián)田赀的反义词(tián zī)唐三彩的反义词(táng sān cǎi)田种的反义词(tián zhǒng)田主子的反义词(tián zhǔ zǐ)唐三藏的反义词(táng sān zà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