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史

词语解释
杂史[ zá shǐ ]
⒈ 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
引《隋书·经籍志二》:“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谓之杂史。”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史类》:“杂史之目,肇於《隋书》。盖载籍既繁,难於条析,义取乎兼包众体,宏括殊名。故 王嘉 《拾遗记》、《汲冢璅语》得与《魏尚书》、《梁实録》并列,不为嫌也。然既繫史名,事殊小説,著书有体,焉可无分,今仍用旧文,立此一类。凡所著録,则务示别裁。大抵取其事繫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一事之始末,非一代之全编;或但述一时之见闻,祗一家之私记。要期遗闻旧事,足以存掌故、资考证,备读史者之参稽云尔。”
国语辞典
杂史[ zá shǐ ]
⒈ 仅记述一事的始末、一时的见闻,或传钞旧史自成一书及私家记载之遗文旧事,有掌故性质足资考证者,称为「杂史」。见《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五一·史部·杂史类》。
※ "杂史"的意思解释、杂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有程的反义词(yǒu chéng)有采的反义词(yǒu cǎi)有当的反义词(yǒu dāng)远利的反义词(yuǎn lì)有道是的反义词(yǒu dào shì)有狄的反义词(yǒu dí)迎新的反义词(yíng xīn)迎肃的反义词(yíng sù)远路没轻担的反义词(yuǎn lù méi qīng dān)迎学的反义词(yíng xué)迎揖的反义词(yíng yī)有的放矢的反义词(yǒu dì fàng shǐ)有巢氏的反义词(yǒu cháo shì)予归的反义词(yǔ guī)有胆有识的反义词(yǒu dǎn yǒu shí)予告的反义词(yǔ gào)予勾的反义词(yǔ gōu)予句的反义词(yǔ jù)有耻且格的反义词(yǒu chǐ qiě gé)友谊关的反义词(yǒu yì guā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