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

词语解释
阿罗汉[ ā luó hàn ]
⒈ 佛教用语:梵语的音译,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对断绝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又叫“罗汉”
例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宋·沈括《梦溪笔谈》
英Arhat;
引证解释
⒈ 梵语Arhat的译音。小乘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教亦用称断绝嗜欲,解脱烦恼,修得小乘果的人。
引《百喻经·入海取沉水喻》:“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昔 健驮逻国 有阿罗汉,常受此池龙王供养。”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阿罗汉圣相威仪,比 雪山 三十六万亿佛。”
清 赵翼 《游金陵杂诗》:“灵山 五百阿罗汉,一个 观音 请客难。”
宋 陈善 《扪虱新话·王右丞画渡水罗汉》:“王右丞 作《雪里芭蕉》,盖是戏弄翰墨,不顾寒暑,今世传 右丞 所画渡水罗汉,亦是意也。而 山谷 云:‘阿罗皆具神通,何至拖泥带水如此。’”
《西游记》第三六回:“不曾丢瓦抛砖伤佛殿,阿罗脸上剥真金。”
国语辞典
阿罗汉[ ā luó hàn ]
⒈ 佛教的果位。为梵语arahan的音译。意为杀贼、应供、不生。在早期佛教,阿罗汉是究竟的解境界,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和佛陀的果位。
引《阿育王传·卷五》:「说法已竟,便得阿罗汉。」
※ "阿罗汉"的意思解释、阿罗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玉树琼枝的反义词(yù shù qióng zhī)盈冲的反义词(yíng chōng)玉台新咏的反义词(yù tái xīn yǒng)樱笋时的反义词(yīng sǔn shí)鹰鼻鹞眼的反义词(yīng bí yào yǎn)盈量的反义词(yíng liàng)樱桃宴的反义词(yīng táo yàn)勇决的反义词(yǒng jué)盈荡的反义词(yíng dàng)玉笋班的反义词(yù sǔn bān)盈亏的反义词(yíng kuī)勇健的反义词(yǒng jiàn)勇果的反义词(yǒng guǒ)玉髓的反义词(yù suǐ)勇冠三军的反义词(yǒng guàn sān jūn)盈多的反义词(yíng duō)玉酥的反义词(yù sū)勇卢的反义词(yǒng lú)勇谋的反义词(yǒng móu)婴罪的反义词(yīng zuì)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