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法

词语解释
楷法[ kǎi fǎ ]
⒈ 典范;法则。
⒉ 犹效法。
⒊ 楷书之法。
引证解释
⒈ 典范;法则。
引《晋书·隐逸传·辛谧》:“謐 少有志尚,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为时楷法。”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有 丁覘 者, 洪亭 民耳,颇善属文,殊工草隶……军府轻贱,多未之重,耻令子弟以为楷法。”
《明史·隐逸传·杨恒》:“恒 性醇篤……家无儋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为楷法焉。”
⒉ 犹效法。
引《南史·柳世隆传》:“司马公 所为,后生楷法,吾岂能止之哉。”
⒊ 楷书之法。
引《晋书·卫恒传》:“上谷 王次仲,始作楷法。”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蒋衡 ﹞工诗、古文,其《书法论》一篇,尤为讲楷法者所宗尚。”
《花月痕》第四七回:“﹝ 李稷 ﹞又开了几处学堂,教二十岁下兵丁,都要读些史书,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国语辞典
楷法[ kǎi fǎ ]
⒈ 效法的典范。
引《南史·卷三八·柳元景传》:「司马公所为,后生楷法,吾岂能止之哉。」
《明史·卷二九八·隐逸传·杨恒传》:「家无儋石,而临财甚介,乡人奉为揩法焉。」
⒉ 楷书的笔法。
引《晋书·卷三六·卫瓘传》:「隶书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
《花月痕·第四七回》:「又开了几处学堂,教二十岁下兵丁,都要读些史书,熟些核算,工些楷法。」
※ "楷法"的意思解释、楷法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二原型的反义词(èr yuán xíng)二八切换的反义词(èr bā qiē huàn)鹅溪茧的反义词(é xī jiǎn)讹略的反义词(é lüè)二百大楼的反义词(èr bǎi dà lóu)二当家的反义词(èr dāng jiā)阿谀顺意的反义词(ē yú shùn yì)额首低眉的反义词(é shǒu dī méi)二如的反义词(èr rú)儿孙满堂的反义词(ér sūn mǎn táng)阨穷的反义词(è qióng)二耶舍的反义词(èr yē shè)二溜子的反义词(èr liū zǐ)二锤子的反义词(èr chuí zi)饿殍遍地的反义词(è piǎo biàn dì)额济纳河的反义词(é jì nà hé)二元流的反义词(èr yuán liú)二倍体的反义词(èr bèi tǐ)额颡的反义词(é sǎng)厄屯的反义词(è tún)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