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

封泥


封泥 (封泥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ēng ní,。。。

封泥

拼音读音

拼音fēng ní

怎么读

注音ㄈㄥ ㄋ一ˊˊ

封泥(读音fēng ní)的近同音词有 丰腻(fēng nì)风逆(fēng nì)丰昵(fēng nì)


※ 词语封泥的拼音、封泥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封泥[ fēng ní ]

亦称“泥封”。古时简牍文书以绳捆扎,在绳结处加检木,上封盖有钤印的胶泥块,以防泄密、备检核,谓之“封泥”。流行于秦汉时期。

引证解释

封泥[ fēng ní ]

1.谓用泥封缄文书。古代文书囊笥外加绳捆扎,在绳结处以胶泥加封,上盖钤印,以防泄密、失窃。也有将简牍盛于囊内,在囊外系绳封泥者。盛行于 秦 汉。清 · 末以来,此项遗物发现甚多。参阅 清 · 吴式芬 陈介祺 《封泥考略》, 清 · 刘鹗 《铁云藏封泥》, 周明泰 《续封泥考略》《再续封泥考略》, 王国维 《齐鲁封泥集存》, 马衡 《封泥存真》

例证《后汉书 · 百官志三》:“守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
唐 · 李林甫 《嵩阳观圣德感应颂》:“目对封泥,手连印署。”
王国维 《<齐鲁封泥集存序>》:“窃谓封泥之物,与古璽相表里,而官印之种类,较古璽印为尤伙,其足以考正古代官制地理者,为用至大。”

2.此谓守关如封泥,后因以“封泥”喻据守雄关。

例证《后汉书 · 隗嚣传》:“元 · ( 王元 · )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 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唐太宗 《入潼关》诗:“弃襦怀远志,封泥负壮情。”

国语辞典

封泥[ fēng ní ]

古人未有纸时,以简素传递信息,为防私拆,在绳结开启处,以泥封紧,加盖印章,故称为“封泥”。其残存者,对古代文字及官爵、地名的研究,颇有助益,如马王堆一号墓“轪侯家丞”封泥

在线汉字转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