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
一端 (一端 ) 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ī duān,名词。。。

拼音读音
拼音yī duān
怎么读
注音一 ㄉㄨㄢˊ
一端(读音yī duān)的近同音词有 异端(yì duān)臆断(yì duàn)抑断(yì duàn)议断(yì duàn)遗端(yí duān)义断(yì duàn)疑端(yí duān)意断(yì duàn)一断(yī duàn)一短(yī duǎn)一段(yī duàn)
※ 词语一端的拼音、一端怎么读由范文之家成语大全提供。
词语解释
一端[ yī duān ]
◎指物件的一头。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引证解释
一端[ yī duān ]
1.指物件的一头。
例证鲁迅 《朝花夕拾 · 无常》:“门口是一块活板,人一进门,踏着木板的这一端,塑在那一端的他便扑过来,铁索正套在你脖子上。”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我得了一支五彩漆管的铅笔,一端有个橡皮帽子。”
2.指事情的一点或一个方面。
例证汉 · 王充 《论衡 · 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粗明其一端,亦可思过半矣。”
清 ·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或同始而异终,或将倾而復植,岂可以一端尽哉?”
鲁迅 《呐喊 · 端午节》:“他自己说,他是自从出世以来,只有人向他来要债,他从没有向人去讨过债,所以这一端是‘非其所长’。”
3.表布帛数量。古代布帛二端相向卷,合为一匹,一端为半匹,其长度相当于二丈。
例证汉 · 桓宽 《盐铁论 · 力耕》:“夫中国一端之縵,得 匈奴 累金之物。”
《古诗十九首》之十八:“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綺。”
《左传 · 昭公二十六年》“币锦二两” 晋 ·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
宋 ·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张友正 ﹞与染工为邻,或问其故。答曰:‘吾欲假其縑素学书耳。’于是与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
4.方言。表示一舀的数量。
例证周立波 《山乡巨变》下十七:“盛佳秀 舀了一端饲。”
国语辞典
一端[ yī duān ]
1.长形物体的一顶点。
例证《淮南子 · 说林》:“钧之缟也,一端以为冠,一端以为絑。”
2.事情的一点或一方面。
例证汉 · 王充《论衡 · 实知》:“夫术数直见一端,不能尽其实。”
3.半匹布。
例证《左传 · 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句下晋 · 杜预 ·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所谓匹也,二两二匹。”
《文选 · 古诗十九首 · 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