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言

词语解释
忘言[ wàng yán ]
⒈ 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引证解释
⒈ 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
引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⒉ 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
引《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⒊ 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国语辞典
忘言[ wàng yán ]
⒈ 不藉言语而心领神会。
引《晋书·卷四三·山涛传》:「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晋·陶渊明〈饮酒〉诗二〇首之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字解释
※ "忘言"的意思解释、忘言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
2、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
3、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木心
4、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
5、沩山在得意忘言这一点上跟庄子完全相同。
6、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7、有时要感谢生活中的那些挫折和伤害,正是它们成就了你的隐忍、含蓄、修行。让你懂得日暮苍山之美,让你在渐渐远离那些是非和世俗时知道此中有真意,不辩亦忘言。无论何时,沉默和守口如瓶都是人生中最美好和最难以做到的境界。雪小禅。
8、今失而复得,竟恍若梦中一般,一时忘言。
9、第五章讨论王弼“得意忘言”的历史内涵及其对六朝文学创作、文艺鉴赏、文艺理论产生的不可估量的深刻影响。
10、两人目光中似乎有一种得意忘言的默契。
11、燕垒空梁画壁寒,诸天花雨散幽关。篆香清梵有无间。蛱蝶乍从帘影度,樱桃半是鸟衔残。此时相对一忘言。纳兰容若
12、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13、魏晋玄学的“得意忘言”论对我国古典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4、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酒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曾国藩
15、在庄子那里,“得意忘言”中的“意”,既可以指对象难以言说的精微意义,也可以指向形而上的“道”。
16、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
17、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子
18、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19、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特别好,总是得意忘言。
20、意在言外,得意忘言,不以词害意。
相关词语
- chéng wàng诚忘
- wàng yōu cǎo忘忧草
- wàng quán忘筌
- bìng wàng病忘
- bèi wàng备忘
- wàng jì忘迹
- qiān wàng迁忘
- shī ēn nán wàng师恩难忘
- xiāng wàng lín相忘鳞
- wàng mèi忘昧
- wàng xíng péng忘形朋
- quē wàng阙忘
- wàng bā duān忘八端
- wàng jì忘记
- wàng ēn忘恩
- wàng yōu忘忧
- bù wàng běn不忘本
- wàng hūn忘昏
- wàng wèi忘味
- nán wàng jīn xiāo难忘今宵
- áo yán敖言
- kǔ yán yàogān yán jí苦言药,甘言疾
- ān yán安言
- míng yán名言
- wǎn yán婉言
- pián yán便言
- yáng yán扬言
- yán xiè言谢
- bó yán薄言
- xuān yán宣言
- kuáng yán狂言
- yán jué言绝
- yǐn yán引言
- bèi yán倍言
- yán cí言辞
- chū yán出言
- yuàn yán怨言
- yán bié言别
- xuǎn yán zhí yán tuī lǐ选言直言推理
- zhì yán qù yán至言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