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ù

助词


拼音zhù cí
注音ㄓㄨˋ ㄘˊ

繁体助詞
词性名词

助词

词语解释

助词[ zhù cí ]

⒈  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有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auxiliary word;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助辞”。助字。今指独立性最差、意义最不实在的一种特殊虚词,包括结构助词,时态助词,语气助词。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又:‘伤人乎,不问马’,今亦云:韩文公 读不为否,言大德圣人岂仁於人,不仁於马?故贵人所以前问,畜贱所以后问。然‘不’字上岂更要助词,其亦曲矣。”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十》:“《周书》二十篇,有此文法,有此助辞乎?”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四之六二:“由 中国 的语文法言,至 唐 宋 以后而助词之作用特别突出,所以丰神摇曳,能够曲折帮助语言的神态。”

国语辞典

助词[ zhù cí ]

⒈  一种附著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表达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国语的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得」)​、时态助词(如「了」、「过」)​和语气助词(如「吗」、「吧」)​。

分字解释


※ "助词"的意思解释、助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广州话句末语气助词的基本功能是辅助句调表达语气.

2、本文将语用调节论运用到目前研究中,试图为白语语语尾助词的语用分析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来讨论其语用功能和动因。

3、本文围绕摹状喻词和比况助词的选择、复句形式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等几个方面,对由复句形式构成比况结构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4、摘要宜春话有一个将来时态助词“格”.

5、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没有比况助词作为标志的表比况的短语。

6、不要忘了助词练习!

7、今大多官话方言区的“兀的”功能萎缩,但山东费县方言的“兀的”比较特殊,其句末助词的功能用法代表了这一方言点的方言特征。

8、彝伦攸斁解释:彝伦:伦常;攸:语助词;斁:败坏。伦常败坏

9、除了感叹词与语尾助词外,情绪的描述或表达亦可透过描述性的情绪词汇。

10、以助词“的”为例,总结出了若干可以在不影响文本语义的前提下修改“的”字结构的语法规则。

11、日语会话中常见的省略现象有:主语的省略、助词的省略、句子后半部分的省略等等。

12、“所”字具有助词用法的大致时间应该是在东周中后期。

13、韩国语是黏着语,所以主要依靠语尾和助词等来表现语法关系。

14、最后,综观现代汉语中与“得”有关的各种结构,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有助动词、助词、词缀三个不同性质的轻声“得”。

15、这时的人们还喜欢在姓和名之间加一个毫无意义的助词,如烛之武、介之推、申不害、吕不韦等,其中的“之”、“不”都是助词

16、诸如德语,俄语之类的其他语言,则使用“标签”-助词和后缀来确定单词在句中的作用。

17、语助词一个单词代替或提前指代某一后面的词或短语。

18、延东土话中动态的表示主要是在动词和动词短语后加动态助词.

19、本文根据当代闽南南安方言口语,讨论闽南话的结构助词及其相关的句法结构。

20、在语用调节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语尾助词其实是说话者在交际中运用的语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