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札

词语解释
书札[ shū zhá ]
⒈ 书信。
例见有书札托我回复。
英letter;
引证解释
⒈ 书信。
引《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南朝 梁 徐悱 《赠内》诗:“聊因一书札,以代九迴肠。”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程虎 道:‘见有书札託我回復 洪恭,我不曾替他投递。’”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严冬友 《忆女》云:‘料得此时依母坐,看封书札寄 长安。’”
许地山 《春桃》:“至于 向高 还是让他捡名人书札,或比较可以多卖钱的东西。”
国语辞典
书札[ shū zhá ]
⒈ 书信。
引唐·李白〈苏武〉诗:「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
近书函 书柬 书信
分字解释
※ "书札"的意思解释、书札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郭昆焘,诸如此类,无非寻常事,亦无意身后声名,所以,满箱书札“为人攫去不置问”,潇洒到无以复加。
2、旁有东宫舍人走来,轻手蹑脚,接过书札,放置太子击案上。
3、就中有个最钟爱的小子,名唤珠儿,年纪十有七八,生得曲眉丰颊,俊俏异常,又能粗通文墨,作事乖觉,童贯派在内书房管理一切书札。
4、博物院声称,虽然书札是其工作人员用博物院的钱购得,但从来没有在官方登记造册。
5、内秘书院撰拟致外国往来书札,录各衙门奏疏及皇帝敕谕。
6、张万户见他说得有理,并不疑虑,就依允了,写下问候书札,上寿礼帖,又取出一张路引,以防一路盘诘。
7、高宗命岳飞速救,而岳飞却上书谋从襄樊攻河南,高宗亲下书札不许,维持原命。
8、李叔叔很是和蔼地一巴掌拍在我背上,差点把俺拍贴在手中的书札上。
9、书仪是礼经的通俗形式,是关于典礼仪注和书札体式的范本。
10、本书分别介绍了与中国近代史有关的公文档案、书札、日记、回忆录、笔记、诗歌、传记、报刊,并评论它们的价值,兼及纪传史、年谱、方志及典章制度。
11、去年已有三次书札,全未见复,始知俱被黄龙在旅顺所截夺。
12、接过书札,老者翻开一页指着其上一字迹,递与欧石:想来小石头你已是有所猜测,下毒之人却是有所图,而这就是那所图之物。
13、(清)李榕《十三峰书屋书札》卷三也讲了一个亲身见闻的故事。
14、老人从怀里掏出一本厚厚的书札,接着说到:这里面记载我的行医日志和我总结出的经验心得,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15、百余件名人书札最为引人瞩目,当代著名音乐家杨谐和的藏品,展示了他与林风眠、李苦禅、吴作人、朱屺瞻、蒋兆和、启动等书画名家的书信往来。
16、工于为诗,清辞丽句,机抒自秉,非近代摹宋诸家所及……读之可令人忘尘,书札亦如此。
17、几年前,我用一批书画家书札、册页与一友人交换到张申府先生旧藏友人书札、柬帖数件;张申府先生的父亲张濂亲手编订的《张氏族谱》一册。
18、死后检其囊箧,有小册作蝇头字,记所阅凡十七官,每官皆疏其阴事,详载某时某地,某人与闻,某人旁睹,以及往来书札、谳断案牍,无一不备录。
19、中国青年报的一个记者说博物院私自出售书札是至今最严重的事情。
20、李勋和王弘接到了刺史张懿的书札就立刻马不停蹄的来到晋阳,一进刺史府,李勋就问道:“张刺史,朝廷准了没有?”。
相关词语
- shū lù书录
- zhèng shū证书
- máo shū毛书
- zhōu shū周书
- zhǔ shū主书
- gòu shū购书
- wén shū文书
- zhāng shū章书
- fān shū翻书
- cáng shū藏书
- shū bāo书包
- ēn shū恩书
- shū gǎo书藁
- zhuān shū专书
- shū píng书评
- shū mù书目
- zhuī shū追书
- shàng shū上书
- gǔ shū古书
- bù shū簿书
- huáng zhá黄札
- zhù zhá驻札
- huà zhá画札
- hán zhá函札
- zhá zú札足
- dāo zhá刀札
- zhá huǎng札幌
- xiōng zhá凶札
- mì zhá zhá密札札
- shī zhá诗札
- jiǎ zhá甲札
- zhá zhá札札
- zì zhá字札
- duǎn zhá短札
- dú zhá黩札
- fāng zhá芳札
- cún zhá存札
- diàn zhá电札
- chán zhá缠札
- cí zhá词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