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德

词语解释
七德[ qī dé ]
⒈ 指武功的七种德行。
⒉ 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⒊ 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⒋ 隋唐时舞名。又乐曲名。
引证解释
⒈ 指武功的七种德行。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
《梁书·武帝纪》:“大司马攸纵自天,体兹齐圣,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 柳宗元 《柳州贺破东平表》:“五兵永戢,七德无亏。”
明 杨慎 《凤赋》:“览七德,律五音,通天祉,应地灵。”
⒉ 指文治的七种德行。
引《国语·周语中》:“尊贵、明贤、庸勋、长老、爱亲、礼新、亲旧……若七德离判,民乃携贰。”
韦昭 注:“七德,谓尊贵至亲旧也。”
⒊ 指诗歌的七种特性。
引唐 皎然 《诗式·诗有七德》:“一识理,二高古,三典丽,四风流,五精神,六质干,七体裁。”
⒋ 隋 唐 时舞名。又乐曲名。参见“七德舞”。
引《隋书·音乐志上》:“帝御茶果,太常丞跪请进舞《七德》,继之《九序》。”
《旧唐书·音乐志一》:“癸巳,奏《七德》、《九功》之舞,观者见其抑扬蹈厉,莫不扼腕踊跃,凛然震竦。”
《旧唐书·音乐志一》:“立部伎内《破阵乐》五十二遍,修入雅乐,祇有两遍,名曰《七德》。”
分字解释
※ "七德"的意思解释、七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吐纳凫规磬法,想象卿云纠缦之初;迥翔七德九功,定逸天马权奇而上。
2、《七德》、《九功》咸已暢,明灵降福具穰穰。
3、古犹太人眼里的贤人七德:一是不班门弄斧;二是不打断别人的话;三是不急于求成;四是提问要有针对性;五是解答要符合情况;六是谈话要有始有终;七是要立足实际。
4、, 古犹太人眼里的贤人七德:一是不班门弄斧;二是不打断别人的话;三是不急于求成;四是提问要有针对性;五是解答要符合情况;六是谈话要有始有终;七是要立足实际。
相关词语
- qī zòng七纵
- qī yī七一
- qī zé七泽
- qī zhì七志
- qī xiào七校
- qī yù七隩
- qī chǐ七尺
- qī guì七贵
- jì qī祭七
- qī zhèng七政
- qī qī bā bā七七八八
- qī rén七人
- qī shǔ七属
- qī zhèng七正
- qī xiāng七襄
- qī yuán七元
- yīn qī qī殷七七
- qī jǐng七景
- qī jué七绝
- qī qiào七窍
- bèi dé倍德
- dé yǒu德友
- fú dé福德
- dé yǔ德语
- bā dé八德
- chǐ dé齿德
- zhèng dé政德
- míng dé眀德
- ruì dé瑞德
- ēn dé恩德
- è dé恶德
- wáng dé王德
- qián dé乾德
- chǔ dé储德
- dé yì德意
- měi dé美德
- fǎn dé反德
- zī dé资德
- gǔ dé古德
- dé yǔ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