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ìng

顾命


拼音gù mìng
注音ㄍㄨˋ ㄇ一ㄥˋ

繁体顧命

顾命

词语解释

顾命[ gù mìng ]

⒈  《书》的篇名。取临终遗命之意。后因称帝王临终前的遗诏为顾命。

顾命大臣。

imperial posthumous edit;

顾命[ gù mìng ]

⒈  顾虑性命。

奋不顾命。

feel tender and protective toward one's life;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顾命”谓临终遗命,多用以称帝王遗诏。

《书·顾命》:“成王 将崩,命 召公、毕公 率诸侯相 康王,作《顾命》。”
孔 传:“临终之命曰顾命。”
孔颖达 疏:“顾是将去之意,此言临终之命曰顾命,言临将死去迴顾而为语也。”
《后汉书·阴兴传》:“帝风眩疾甚,后以 兴 领侍中,受顾命於 云臺 广室。”
《南史·褚彦回传》:“明帝 崩,遗詔以为中书令、护军将军,与尚书令 袁粲 受顾命,辅幼主。”
《东周列国志》第四回:“晋文公 有疾,召 赵衰、先軫、狐射姑、阳处父 诸臣,入受顾命,使辅世子 驩 为君,勿替伯业。”

⒉  顾惜生命。

三国 魏 曹操 《领兖州牧表》:“臣以累叶受恩,膺荷洪施,不敢顾命。”
《宋史·王继涛传》:“阶州 刺史 高彦暉 帅师讨贼,奋不顾命。”

国语辞典

顾命[ gù mìng ]

⒈  《书经》篇名。为成王临终前的遗命。

⒉  天子的遗诏。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世宗大惭,召范质等入受顾命,谓质曰:『王著,藩邸故人,朕若不起,当相之!』」

⒊  顾及生命。

《宋史·卷二五五·康延泽传》:「帅师讨贼,奋不顾命;垂老之年,殒身锋镝。」

分字解释


※ "顾命"的意思解释、顾命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顾命大耷拉着眼睛不看大人,只忍不住看着小孩子,脸色又渐渐惨白了,颤抖的手,终于抬起来,摸了摸跟前小孩子们的头,再把自己头一扶,又晕了过去。

2、当朝资格最老的三朝元老,也是当朝年幼圣上的顾命大臣。

3、刘一燝、周嘉谟,顾命大臣也,忠贤令孙杰论去。

4、凭借他的声望和能力,迅速进入权力中枢,后任简文帝顾命大臣,使陈郡谢氏继续处在上升时期。

5、臣亲受顾命,忧深责重,凭赖天威,摧弊奸凶,赎罪为幸,功不足论。

6、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托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

7、顾命大耷拉着眼睛不看大人,只忍不住看着小孩子,脸色又渐渐惨白了,颤抖的手,终于抬起来,摸了摸跟前小孩子们的头,再把自己头一扶,又晕了过去。

8、清朝初年,顺治帝告病身亡,在次之前因为儿子玄烨年幼未能亲政,所以任命四位顾命大臣辅助少主,其中鳌拜最为凶残。

9、后来刑部和礼部上了两道折子,依我来看,倒觉得这位高胡子没有辜负先帝的嘱托,所作所为,具见忠忱,很有点顾命大臣的样子。

10、性沈朗英敏,时魏忠贤柄政,善自戢晦,魏忠贤慑之,故不敢奸顾命

11、今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以黄门张当为都监,专共交关;看察至尊,候伺神器;离间二宫,伤害骨肉;天下汹汹,人怀危惧:此非先帝诏陛下及嘱臣之本意也。

12、咸丰死后由皇子载淳即位,拟定年号为祺祥,并以八大臣顾命

13、高宗御极,强张两相,并受顾命,翊赞枢廷。

14、根据《尚书·顾命》、《论语·子罕》和《周易·系辞上》中有关“河图”、“洛书”的原始记载,无法得出“河图”、“洛书”是点阵之图的结论。

15、司马炎任他为顾命大臣,遭到了一批人的反对,尚书郭奕擅于看人,说杨骏没本事、器量小,挑不动社稷重担。

16、存心养性,此顾命之勤劳也;集义生气,此用令之法度也。

17、方宪等宠贵,群臣阿附,唯恐不及,皆言宪受顾命之托,怀伊吕之忠;今严威既行,又皆言当死,不复顾其前后,考折厥衷。

18、寡人地则犹子,亲受顾命,以略阳公既居正嫡,与公等立而奉之,革魏兴周,为四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