ěr

密迩


拼音mì ěr
注音ㄇ一ˋ ㄦˇ

繁体密邇

密迩

词语解释

密迩[ mì ěr ]

⒈  靠近;贴近。

密迩邻国。密迩先王其训。

引证解释

⒈  贴近;靠近。

《书·太甲上》:“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邇先王其训,无俾世迷。”
《宋书·刘延孙传》:“京口 家地,去都邑密邇,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
宋 苏辙 《西掖告词·萧士元石州》:“河 东诸郡,犬牙相错,皆密邇邻国,有兵有民。”
聂绀弩 《论时局》:“这一二百步的距离,在鸟们看来,尤其密迩,一呼一应,竟似田夫野老隔陇絮谈。”

国语辞典

密迩[ mì ěr ]

⒈  接近。

《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边境密迩,百姓未附。」

分字解释


※ "密迩"的意思解释、密迩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镇州密迩太原,困于侵暴,四邻各自保,莫相救恤,王公与之连和,乃为百姓故也。

2、史因誉其北门锁钥、京师之枕,城故得为股肱重地、密迩王室,遂甲视天下州县也。

3、密迩猃狁,戎马生郊;而制者必割,实存操刀。

4、河潼转漕,密迩关畿,京坻委积,由来尚矣。

5、鲜卑密迩疆甸,屡犯边垂,伐罪吊民,于是乎在。

6、今大军密迩,形援已接,见几而作,岂俟终日!便宜转祸趣福,因变立功。

7、自兹密迩京邑,时纵寇掠,虽每遣行人,来修旧好,玉帛才至于上国,烽燧已及于近郊,背惠食言,不顾礼义,即可知也。

8、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迩而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