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iào míng gū yù
注音ㄉ一ㄠˋ ㄇ一ㄥˊ ㄍㄨ ㄩˋ
成语解释
钓名沽誉
繁体釣名沽譽
词性成语
⒈ 同“沽名钓誉”。
⒈ 同“沽名钓誉”。
引明 方孝孺 《豫让》:“苟遇知己不能扶危於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殞命於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红楼梦》第三六回:“好好的一个清浄洁白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关于人物性格之一般特征的一个拟想》:“她这样做是很诚意的,不是出于勉强的钓名沽誉的动机。”
亦作“钓名要誉”、“钓誉沽名”。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虽不可取于民奢纵害公,亦不必钓名要誉,太俭陋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为国家谋长久……毋钓誉沽名,毋模棱两可。”
⒈ 故作虚伪奇行以猎取名誉。也作「沽名钓誉」。
1、有一种人,不干实事,专会钓名沽誉。
2、只有钓名沽誉的伪大师才投机取巧,自欺欺人。
3、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方孝孺
4、其实,企业家对公益事业捐款,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对此,历来众说纷纭,有褒扬的,有不以为然的,还有人认为是在做秀、在钓名沽誉,图名图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