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wèn

借问


拼音jiè wèn
注音ㄐ一ㄝˋ ㄨㄣˋ

繁体借問


借问

词语解释

借问[ jiè wèn ]

⒈  敬辞,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may I ask;

引证解释

⒈  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 兴宗 不能诣己,戒勒部下:‘ 蔡会稽 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
唐 任华 《寄杜拾遗》诗:“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 杜二 之所为。”
元 萨都剌 《宫词》:“骏马骄嘶懒着鞭,晚凉骑过御楼前。宫娥不识中书令,借问谁家美少年。”

⒉  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 澄观 名籍籍。”
宋 姜夔 《昔游诗》:“朝发 黄陵祠,暮至 赤沙 曲。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⒊  向人打听情况时所用的敬辞。犹言请问。

《水浒传》第三回:“史进 道;‘借问经略府内有个 东京 来的 王教头 吗?’”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邓秀梅 停步问道:‘借问一声,乡政府是哪个屋场?’”

⒋  过问。 《旧唐书·刘仁轨传》:“今日官府,与往日不同,人心又别。

贞观、永徽 年中,东西征役,身死王事者,并蒙敕使弔祭,追赠官职,亦有迴亡者官爵与其子弟。从 显庆 五年以后,征役身死,更不借问。”
宋 梅尧臣 《村豪》诗:“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国语辞典

借问[ jiè wèn ]

⒈  询问。

《宋书·卷八七·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惠开素严,自下莫敢违犯。」
唐·任华〈寄杜拾遗〉诗:「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杜二之所为。」

⒉  请问。为向人打听情况时的客气话。

唐·崔颢〈长干曲〉四首之一:「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水浒传·第三回》:「史进道:『借问经略府内有个东京来的五教头吗?』」

⒊  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晋·陶渊明〈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唐·韩愈〈送僧澄观〉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分字解释


※ "借问"的意思解释、借问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小偷静静把门开。这时突然警报响,飞奔直下三千尺,借问住宿何处有,警察遥指派出所,春花秋月何时了,心中愁绪知多少。

2、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借问珍馐何处有?老饕手指“福满楼“。 福满楼饭店广告语。

4、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上官婉儿

5、清明时节雨纷纷,梦里想你欲断魂;借问思情何处诉?拇指一按即发送。窗外月明君有知,我的祝福迟不迟。今年清明复明年,愿你健康到永远!

6、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曹植

7、情人时节爱纷纷,路上男人欲断魂。借问“美子”何处有?牧童遥指情人手。

8、四人沿着入村小路而行,却见前面一个牧童正牵牛而行,象是要回村的样子,苍白少年紧赶几步,追上牧童,略施一礼问道:“借问一下,你们村中是否有位向大夫?”。

9、雪花飘飘来晚,新年近在眼前,发条短信送祝福,好运悄悄无言。彼此相知好多年,牵挂问候有思念,借问问候有多少?恰似雪花飘满天。雪花贺新年。

1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11、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12、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13、借问一声老天爷:周一还下暴雨不?如果你要显威风,最好周末歇一歇。养精蓄锐调生息,周一再把身手展。人性管理都体贴,你上班来我休息。发个短信问候你,精诚合作哥俩好。

14、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李白

15、清明时节雨纷纷,夜里想你欲断魂。借问思情何处诉,拇指一按即发送。窗外月明君有知,我的祝福迟不迟。今年清明复明年,愿你健康到永远。

16、阅读伟林的这本《借问英雄何处》,只需落尽尘埃,还原赤子之心,便可得其三昧。

17、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遥想呱呱坠地日,不知不觉又一重。借问是喜还是忧,众人皆言喜临门。在这一年一度万物轮回的日子里祝你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18、借问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发春。借问青楼何处有[造句 网],达华遥指仓井家。

20、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高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