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zhì

民治


拼音mín zhì
注音ㄇ一ㄣˊ ㄓˋ

民治

词语解释

民治[ mín zhì ]

⒈  指治民之道。

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

引证解释

⒈  指治民之道。

《礼记·乐记》:“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

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口号之一。参见“民有”。

孙中山 《党员须研究革命主义》:“民权,即民治也。从前之天下,在专制时代,则以官僚武人治之。本总理则谓人人皆应有治之之责,亦应负治之之责。”
廖仲恺 《革命党应有的精神》:“第二次就是辛亥革命,要想推倒 满清,实现民治。结果下来, 满清 虽是推倒了,但民治仍然不能实现。”

国语辞典

民治[ mín zhì ]

⒈  国家政治由全体人民共同治理。国父根据美国总统林肯先生所言 by the people一语翻译而来。为民主主义的要素之一,相当于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

分字解释


※ "民治"的意思解释、民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张铁民治了漆水河的水患,从此“铁市长”的称呼也越叫越广了。

2、为了有效地管理迁居关外开垦土地的汉族民人,清廷设置了民治州县机构。

3、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姜子牙

4、国人习惯地把个人的命运依附于“国家”的兴衰。这在原则上似乎没有问题。但是由于从来没有真正实现“民治、民有、民享”,代表国家的政府不一定代表具体的百姓。于是统治者太容易以“国家”的名义侵犯百姓的权益。资中筠

5、不如你我联手,共扶时难,齐心协力,匡定天下,联邦宪国,精兵简政,民治天下,岂不好哉?

6、我们共同向世人展示了美国民治制度的力量和韧性。

7、唐德刚的这部名著记载了从武昌起义到袁世凯病死的几年中,中国从一个帝制时代,到“民治时代”的纷乱无比的景象。

8、如果禁止新闻界旁听审判,那它就不能提供这一对“民治至关重要”的讯息。

9、日,深圳龙华民治滢水山庄幼儿园一名中班4。

10、日前,小孩子爱玩的扭扭车在民治滢水山庄二区遭到抵制。

11、他们的想法与众不同,但作为民治的国度我们必须宽容接纳。

12、排比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将不会从地球上消失。

13、这一问题不容回避,回避意味著投降,投降意味著民治政府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