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óng bó
注音ㄘㄨㄥˊ ㄅㄛˊ
繁体叢薄
⒈ 茂密的草丛。
⒉ 丛生的草木。
⒈ 茂密的草丛。
引《楚辞·刘安<招隐士>》:“丛薄深林兮人上慄。”
洪兴祖 补注:“深草曰薄。”
唐 耿湋 《旅次汉故畤》诗:“广川桑遍緑,丛薄雉连鸣。”
宋 张九成 《秋兴》诗:“譬彼鷦鷯心,平生在丛薄。”
⒉ 丛生的草木。
引《淮南子·俶真训》:“夫鸟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祸犹及之。”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妇人輒四顾,入丛薄间而灭。”
明 何景明 《赠王文熙》诗之四:“迟迟仲春日,丛薄华且芬。”
清 戴本孝 《自题诗》:“丛薄何蓊薉,乔木无餘阴。”
⒈ 草木丛杂的地方。
引《淮南子·齐俗》:「深林丛薄,虎豹之所乐也。」
1、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2、月明如昼,远闻呜呜声,一鬼自丛薄中出,形状可怖。
3、夫日中而凶兽当道,余夜行丛薄中,而侥幸无恐,能忘高天厚地之灵盖滇南胜境之界山南走东转,包明月所又称平彝所之南横过,为火烧铺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