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ànzhé

面折


拼音miàn zhé
注音ㄇ一ㄢˋ ㄓㄜˊ

面折

词语解释

面折[ miàn shé ]

⒈  当面批评、指责。

引证解释

⒈  当面批评、指责。

《史记·汲郑列传》:“黯 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南史·刘苞传》:“苞 居官有能名,性和直,与人交,面折其非,退称其美。”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王湛 ﹞尝面折人过,人不加恨,而多敬畏之。”

国语辞典

面折[ miàn zhé ]

⒈  当面指斥别人的错误。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分字解释


※ "面折"的意思解释、面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与此同时,在朝中,武帝增设内朝,聚集身边近侍之臣,由卫青领衔,参与决议,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甚至面折廷争而诎大臣。

2、无怪乎,在太宗朝出现了许多敢于直言不讳、面折廷争、犯颜极谏的大臣,魏征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典型。

3、古龙岗的故事,永远是淡淡的,没有面折廷争,没有血染征袍,故事只是淡淡的展开,淡淡的推进。

4、宋徽宗赵佶评此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

5、由于魏徵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 面折廷争 ,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6、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7、西汉时期,吕后专政想让她的兄弟子侄都做王,征询右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面折廷争,坚决不同意,而左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则从长计议就同意吕后的意见。王陵因此被罢官。吕后去世,陈平与周勃用计杀死想夺取政权的吕产、吕禄。

8、我们都应有面折廷争的精神。

9、廷争面折迄无成,既阖三门见水清。

10、魏征在唐太宗前敢犯颜直谏,面折廷争,遂有贞观之治。

11、“南衙群臣,面折廷诤,陛下常不举首。

12、于今, 面折廷争 ,臣不如君;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13、他“事有必犯,知无不为”,即使是李世民发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

14、古龙岗的故事,永远是淡淡的,没有 面折廷争 ,没有血染征袍,故事只是淡淡的展开,淡淡的推进。

15、即至汉亡,面折庭争、慨赴国难之士比比皆是。

16、伞如其名,其独特的设计可以把湿的伞面折进去,把它变成一个便携的袋子。

17、也才有后来突然爆发的“廷争面折”,而展现出一代儒生之凛然节操。

18、李自成亲自劝慰,当众人之面折箭为誓既往不咎,陈永福方才归降,李自成也因此更为民众所敬服。

19、由于魏徵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

20、“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