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ǐn

寝疾


拼音qǐn jí
注音ㄑ一ㄣˇ ㄐ一ˊ

繁体寢疾

寝疾

词语解释

寝疾[ qǐn jí ]

⒈  亦作“寑疾”。

⒉  卧病。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寑疾”。卧病。

《左传·昭公七年》:“寡君寝疾,於今三月矣。”
《后汉书·董卓传》:“及 灵帝 寑疾,璽书拜 卓 为 并州 牧。”
《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文帝 寝疾於 仁寿宫,夫人与太子 广 同侍疾。”
清 曾国藩 《唐确慎公墓志铭》:“时总督 陶文毅公 澍 寝疾,公代行使院政事。”

国语辞典

寝疾[ qǐn jí ]

⒈  寝,病卧。寝疾,生病,多指重病。

《礼记·檀弓上》:「盖寝疾,七日而没。」
《醒世恒言·卷二四·隋炀帝逸游召谴》:「文帝寝疾于仁寿宫,夫人与太子广同侍疾。」

分字解释


※ "寝疾"的意思解释、寝疾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先帝寝疾弥年,体疲膳少,虽神照无亏,而虑有失德,补阙拾遗,责在左右。

2、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

3、」遂执之,下诏称道济潜散金货,招诱不逞之徒,因朕寝疾,规肆祸心,收付廷尉。

4、既而寝疾,恐贻母忧,乃自言笑,勉进汤药。

5、太祖寝疾累年,屡经危殆,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

6、韩愈称赞他“性宽仁有断,……寝疾践祚,……而能传政元良,克昌运祚”,并用一个“贤”概括了其短暂而伟大的执政生涯。

7、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昭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8、沈委笃疴,寝疾弥留,逋违臣隶颠倒之节,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9、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G,若丧考妣。

10、素寝疾之日,帝每令名医诊候,赐以上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