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公服


拼音gōng fú
注音ㄍㄨㄥ ㄈㄨˊ

公服

词语解释

公服[ gōng fú ]

⒈  旧时官吏的制服。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官吏的制服。

《左传·闵公二年》“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 晋 杜预 注:“偏衣,左右异色,其半似公服。”
《北史·魏纪三》:“﹝ 太和 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始制五等公服。”
《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四年》载此事, 胡三省 注云:“公服,朝廷之服;五等,朱,紫,緋,緑,青。”
《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卢俊义 俱各公服,都在待漏院伺候早朝,随班行礼。”
许地山 《女儿心》一:“﹝两夫妇﹞表告了 满洲 诸帝之灵,才退入内堂,把公服换下来。”

国语辞典

公服[ gōng fú ]

⒈  官吏的礼服。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吃过了茶,换了公服,四位迎到省牲所去省了牲。」

分字解释


※ "公服"的意思解释、公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萧颖士对身穿紫衣公服的大官都敢欺侮,对仆人就更不客气了,简直达到暴戾恣睢的程度。

2、武德四年(621),唐高祖初定服饰之制,规定了祭服、朝服(又名具服)、公服(又名从省服)、常服(又名燕服)四种服制。

3、身上穿着大红的宽袖绲边公服,上面也是用金银线绣成的缠枝宝相花。

4、宋江,卢俊义接着内卸了公服啐头,上马回营,面有愁颜赧色。

5、烈文初至,国荃命在营的一二品高级将领,“公服投刺迎接”,而有公文要请删润,下款都写“国荃敬恳”字样,极尽礼遇。

6、参加男子“加冠礼”演示的黎民说,他身穿采衣、朱子深衣、襕袍、公服这4套服装,而这些都是张路遥亲手制作的。

7、宋承前制,其公服大带由两条皮带组成,一条围于前,钻有圆孔,藉以穿插扣针,两端以金银为饰,称铊尾。

8、官员的衣服分为朝服,祭服,公服和常服,今日来是开科,便都穿着公服,头戴幞头而不是乌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