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wáng

勤王


拼音qín wáng
注音ㄑ一ㄣˊ ㄨㄤˊ

勤王

词语解释

勤王[ qín wáng ]

⒈  尽力于王事。

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晋书·谢安传》
勤王之事。

to serve the king;

⒉  臣下发兵救援地位岌岌可危的主子。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宋史·文天祥传》
火速勤王。

to save the country from danger;

引证解释

⒈  谓尽力于王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 言於 晋侯 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周礼·春官·大宗伯》“秋见曰覲” 汉 郑玄 注:“覲之言勤也,欲其勤王之事。”
《晋书·谢安传》:“夏禹 勤王,手足胼胝。”

⒉  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后汉书·袁绍传》:“乃下詔书於 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哭主》:“孤臣 左良玉,远在边方,不能一旅勤王,罪该万死了。”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他是准备勤王吗?”

国语辞典

勤王[ qín wáng ]

⒈  为王室尽力。

《晋书·卷七九·谢安传》:「夏禹勤王,手足胼胝。」
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⒉  王室有难,起兵救援靖乱。

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
《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不幸遇了金虏猖獗,……四方勤王之师虽多,宰相主了和议,不许厮杀。」

英语to serve the king diligently, to save the country in times of danger, to send troops to rescue the king

分字解释


※ "勤王"的意思解释、勤王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昔日平定王敦之乱后,为表彰各路勤王诸侯的忠心,先帝特别御赐其管辖区内的行政治权,然而对江北二镇封赏太过,后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2、他自以为他不辞辛劳,率领他的朔方大军急行军数千里,赤胆忠心,勤王报国,立下了盖世功勋(造句 网)。

3、若国家有变,兄在朝中坐领中枢,弟在外藩统兵勤王

4、崇祯在城楼上望着下面那威武雄壮的数十万大军,只感到口干舌燥,心中说不出的惧怕,勉强咽了口吐沫,叫道:请勤王李开国来见。

5、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6、他自以为他不辞辛劳,率领他的朔方大军急行军数千里,赤胆忠心,勤王报国,立下了盖世功勋。

7、遂弃官归国,上疏自讼曰:先臣勤王匡复之勋,朝廷遗之,臣不复计。

8、汰屎公曰:公元1519年,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得知朱宸濠起兵叛乱,调兵勤王;攻克南昌。

9、1778年获释后,他组织勤王游击队,为英国而战。

10、你说汤武革命,文化勤王,那也要看革的是谁的命,勤的是哪个王。

11、某乃徐荣是也,今天子崩驾,张牛角叛军袭占洛阳,我家主公亲率五万大军进京勤王,张大人何不早降,以全富贵?

12、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

13、西北军阀曹跃亲率二十万三秦子弟勤王,力战不敌后,护送慈禧等人回到西安,突然发难变为大清的曹贼,挟天子以令诸侯。

14、壬寅,诏天下勤王,遣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分道徵兵。

15、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大臣立时拥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诏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宋朝。

16、然而陕西勤王军刚行至陕州,北京朝廷驰马传来崇祯皇帝谕旨,命令刘广生率军回转陕西不必勤王,万事以殄灭流寇为先。

17、曹操、刘备、孙权一路打着勤王、称霸、兴复汉室的旗帜使队伍逐步壮大,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而终成鼎足。

18、半年前完颜宗翰率领西路军攻宋,只因在太原受阻未能与东路军在汴梁城下汇合,所以导致东路军孤军作战,在宋国勤王之师的围攻下草草收兵。造句 网

19、报军师!襄城之外聚集了汉室数十万勤王大军,敌将皇甫嵩正在城下搦战!

20、钦差大人,老夫虽体弱无力,但也愿率十几个衙卒赴开封勤王,老夫年老体衰也能备晨炊啊!满江红生恻隐之心:罢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