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褂

词语解释
袍褂[ páo guà ]
⒈ 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⒉ 旧时男子所穿的长袍马褂。
引证解释
⒈ 袍服和外褂。 清 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引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服饰沿革》:“袍褂皆用密线缝纫,行列如绘,谓之实行。”
徐珂 《清稗类钞·服饰·成亲王之袍褂》:“﹝ 成哲亲王 ﹞所御袍褂极旧,然熨贴整削。”
⒉ 旧时男子所穿的长袍马褂。
引曹禺 《日出》第一幕:“这一身衣服,使他显得异样怯弱、渺小,如一个婴儿裹在成人的袍褂里。”
国语辞典
袍褂[ páo guà ]
⒈ 男子穿著的正式礼服。即长袍外加马褂。民国十八年,国民政府颁布服制条例,将蓝袍黑褂定为男子礼服之一,至今国内重要典礼仍可见。
分字解释
※ "袍褂"的意思解释、袍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
2、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
3、身穿深青色袍褂绣的是蓝色福寿纹,瓜皮小帽儿上还镶嵌块儿和田白玉。
4、大婶,这里有我照顾就好,麻烦您再替我买一套男子袍褂来。
5、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驴驹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
6、在一棵树的旁边,走出了一个身着紫色太公袍褂,手执玄凝法杖,大概四十来岁的男子走了过来——刚才就是他击退了那个女孩的。
7、此时的太和殿,被布置成国民哀悼大会的会场,清朝玄色的袍褂和民国的西式大礼服并肩进出,时任中华民国交通总长的朱启钤走进皇家禁地。
8、那一套宽大的袍褂不合身地罩在枚少爷的瘦小的身上,两只手被长的袖管遮掩着,一个瘦小的头在马褂上面微微地摆动。
9、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驴驹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
10、此时正好拍的是古装,看着付羽安一身剪裁得体的袍褂,书生味十足,一看就带有奶油小生的味道,更显得他的文,他的静.
相关词语
- lǜ páo緑袍
- sù páo素袍
- páo xuē袍鞾
- páo yú袍鱼
- páo hù袍笏
- páo zhàng袍杖
- chèn zhě páo衬褶袍
- páo tào袍套
- fēi páo绯袍
- shuāng páo霜袍
- lán páo蓝袍
- pí páo皮袍
- zhè páo柘袍
- què páo鹊袍
- hú páo鹄袍
- zhū páo珠袍
- sù shuāng páo鹔鹴袍
- páo pèi袍帔
- páo kǎi袍铠
- kè páo客袍
- zhào guà罩褂
- pò yī lá guà破衣拉褂
- xíng guà行褂
- páo guà dǎng袍褂党
- xiǎo guà小褂
- dé shèng guà得胜褂
- páo guà袍褂
- hàn guà汗褂
- fān guà zǐ翻褂子
- pí guà皮褂
- xiǎo guà ér小褂儿
- hào guà号褂
- zhào guà ér罩褂儿
- dà guà大褂
- hàn guà ér汗褂儿
- cháng guà长褂
- lóng guà龙褂
- mǎ guà shù马褂树
- bǐ jiān guà比肩褂
- dà guà ér大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