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shù

百数


拼音bǎi shù
注音ㄅㄞˇ ㄕㄨˋ

繁体百數

百数

词语解释

百数[ bǎi shù ]

⒈  犹言上百个。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上百个。

《吕氏春秋·精谕》:“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从蜻游,蜻之至者百数而不止,前后左右尽蜻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虽亡 曹参 等百数,何缺於 汉 ?”
晋 刘琨 《劝进表》:“一角之兽、连理之木,以为休徵者,盖有百数。”

⒉  用百来计算。

《吕氏春秋·原乱》:“三君死,一君虏,大臣卿士之死者以百数。”
《汉书·艺文志》:“至 元始 中,徵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於庭中。”

分字解释


※ "百数"的意思解释、百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界碑所处之地,本应为中俄两国万年不易之分界,然一百数十年后,俄国乘中国国势衰弱,竟逐步蚕食侵占,置当年分界于不顾,吞并中国大片膏腴之地。

2、《清史稿》作者则称其“遍临汉魏各碑至百数十过,运肘敛指,心摹手追,遂成一家,世皆重之”。

3、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4、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5、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 借酒浇愁 "。

6、所藏活豪士以百数,其余庸人不可胜言。

7、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8、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

9、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10、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11、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12、只就当日商量定了,便打并起百数辆车子,把山寨老小并金银、财物、粮草、行李等件,都装在车子上,共有四百来匹好马,两百来牛驴骡。

13、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14、盖吾人与世界人类相接触,不过在最近百数十年间;而此百数十年,乃正国家主义当当阳称尊之唯一时代,吾人逆溯以泳,几灭顶焉。

15、左将军深孚众望,麾下智勇足备、慷慨忠义之士,动以百数

16、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17、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18、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

19、据孙中山说,他创办香港红十字会并“集其地之英商、军士及巡捕等而督课之,艺成而领有会照者已百数十人”。

20、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