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调

词语解释
宫调[ gōng diào ]
⒈ 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中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
英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引证解释
⒈ 戏曲、音乐名词。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调,统称“宫调”。以七声配十二律,理论上可得十二宫、七十二调,合称八十四宫调。但实际音乐中并不全用。如 隋 唐 燕乐系根据琵琶的四根弦作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得二十八宫调; 南宋 词曲音乐只用七宫十一调; 元 代北曲用六宫十一调; 明 清 以来,南曲只有五宫八调,通称十三调,而最常用者不过五宫四调,通称九宫。在一般人的话中,宫调亦常指乐曲。
引《水浒传》第二九回:“里面坐着一个年纪小的妇人,正是 蒋门神 初来 孟州 新娶的妾。原是西瓦子里説唱诸般宫调的顶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本末》:“予虽稍諳宫调,恐不谐於歌者之口。”
王季思 等注:“宫调--指乐曲的音调,向来以它的异同为声调高低的标準。”
国语辞典
宫调[ gōng diào ]
⒈ 旧乐曲调子的总称。唐、宋人燕乐及词,金、元人曲子,都有一定的宫调,所以都注明调名。小说中指曲子而言。
分字解释
※ "宫调"的意思解释、宫调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宫调溶溶,谛观浮华岁月的无尽苍凉。
2、扬州弹词的传统调式是“商调”,李仁珍开始自己慢慢尝试,逐步将“商调”提升为“徵调”,继而又创立了“羽调”、“宫调”。
3、很高,说书的分小说、讲古等,卖唱的分小唱、嘌唱等,演傀儡戏的分杖头、悬丝、药发等,还有相扑、杂剧、皮影戏、乔影戏、诸宫调、叫果子等耍子。
4、三是第一次将自宋至元的燕乐曲子按宫调进行了仔细的梳理。
5、第三句,须得移宫换羽,这里有一个音调的急速转换,要将宫调快速转为羽调!
6、书中关於诸宫调的渊源?诸艺的名称?讲史?小说的分类等?也受到研究中国戏曲?小说和杂技史的学者的重视。
7、他根据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准备了条件。
8、对其所用宫调数目及其与唐燕乐二十八调、宋教坊乐和宋词乐所用宫调的关系也试图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9、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寒鸦戏水,诸宫调.
10、元杂剧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多种词曲和技艺的发展成果,达到一个鼎盛的阶段,在中华文化史上与唐诗、宋词相媲美。
11、宫调溶溶【造 句网】,谛观浮华岁月的无尽苍凉。
12、对原调增字破句并变换宫调所形成的另一种词调。[造 句网]
13、筝调实践所反映出来的两个侧重,印证了中国宫调理论中“调系”与“均系”的并存。
14、从《西厢记诸宫调》可以看到,中原汉族的婚姻观念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15、对原调增字破句并变换宫调所形成的另一种词调。
16、陆陆续续若干开棚卖艺的小唱、嘌唱、杂剧、小说、诸宫调、说唱、说诨话、学乡谈的乐户都在整理自家棚子门面,家家门口立出一块高一丈,宽五尺的大板。
相关词语
- mí gōng迷宫
- gōng cài宫宷
- gōng zhuāng宫装
- gōng zhī宫脂
- gōng tíng宫廷
- gōng zhí宫职
- cán gōng蚕宫
- gōng zhì宫雉
- běn gōng本宫
- gù gōng故宫
- gōng shēng宫声
- gōng shǔ宫属
- gōng zhān宫詹
- gōng zhě宫者
- chú gōng除宫
- chūn gōng春宫
- běi gōng北宫
- gōng shāng宫商
- gōng zhàng宫仗
- huáng gōng皇宫
- tiáo liào调料
- tiáo shì调适
- tiáo zhì jiě tiáo qì调制解调器
- tiáo bō调拨
- bù tiáo不调
- cè diào侧调
- xié tiáo协调
- qǔ diào曲调
- tiáo yǎng调养
- qiāng diào腔调
- diào yán调研
- wài diào外调
- bān diào搬调
- biàn diào变调
- diào zi调子
- cù diào促调
- pǎo diào跑调
- tiáo hé调和
- bān diào般调
- tiáo pín调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