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áncóng

蚕丛


拼音cán cóng
注音ㄘㄢˊ ㄘㄨㄥˊ

繁体蠶叢

蚕丛

词语解释

蚕丛[ cán cóng ]

⒈  相传为蜀王的先祖,教人蚕桑。

⒉  借指蜀地。

⒊  见“蚕丛路”。

引证解释

⒈  相传为 蜀 王的先祖,教人蚕桑。

《艺文类聚》卷六引 汉 扬雄 《蜀本纪》:“蜀 始王曰 蚕丛,次曰 伯雍,次曰 鱼鳧。”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蚕丛 及 鱼鳧,开国何茫然。”

⒉  借指 蜀 地。参见“蚕丛路”。

宋 司马光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龟印解,鶉野隼旟新。”

⒊  见“蚕丛路”。

国语辞典

蚕丛[ cán cóng ]

⒈  人名。相传为蜀王的先祖,教民蚕桑。

《佩文韵府·卷一·东韵·引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

⒉  泛指蜀地、蜀道。

唐·李白〈送友人入蜀〉诗:「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儒林外史·第三七回》:「用劳用力,不辞虎窟之中;远水远山,又入蚕丛之境。」

分字解释


※ "蚕丛"的意思解释、蚕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从山麓到山顶,沿途古木参天,蚕丛鸟道,流泉飞瀑,景色清幽,风景独秀。

2、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3、实际上,沃(羌)之野和昆仑都是古蜀族中的蜀山氏和蚕丛氏以岷山为原型,神化而成的乐园。

4、“蜀”是四川的古称,因蜀地盛产桑而多有桑虫,桑蚕吐丝作茧而盛产丝,故蜀地自古便有“蚕丛古国”之誉。

5、杜宇是继蚕丛、柏灌、鱼凫之后,第四个在成都平原立国的蜀王。

6、他们一家人数千里跋涉,吃干粮、舔盐蛋、住岩洞、越崇山峻岭、走蚕丛鸟道,万般艰辛,她没掉过一滴眼泪。

7、四川素有“蚕丛古国”之称,是中国蚕丝业的发祥地之一。

8、但是进山之后,才发现芝麻口后面的这片山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蚕丛鸟道,所谓径从穷处见,天向隙中观,鬼见了都会发愁。

9、蚕丛墓又称纵目人冢,因为传说中蚕丛长着一对特大号的眼睛,突兀地嵌在脸上,能“上视天河,下窥地泉”。

10、历史学家研究认为,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不仅是古蜀王的名字,还代表着古蜀国几个世纪相承的朝代。

11、蚕丛氏大约在夏代就从岷山辗转迁徙到达成都平原,成为了第一代蜀王。

1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13、认为蜀人的大石崇拜最初来自对蚕丛所居之地岷山的崇拜,是大山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14、在其后的历史中,蜀王蚕丛、大禹、鱼凫、杜宇等部落和人物都与古蜀大地息息相关。

15、到了后山那条小路,徐鸣皋望下看,果然险峻非常,真算得是蚕丛鸟道。

16、黄甲镇的养羊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黄帝,发展于蚕丛,繁荣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