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n zhú
注音ㄔㄢˊ ㄓㄨˊ
繁体讒逐
⒈ 因谗毁而被放逐。
⒈ 因谗毁而被放逐。
引明 文徵明 《乡里祭沉都宪文》:“一朝难淹,起领藩牧。直道不回,中遭谗逐。”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一次大失败》:“和他视被征召为十分光荣一样,他也视被谗逐为十分遗憾。”
1、我愿明君兮去谗逐淫,振刷纲纪兮天下太平!愿王远色兮再正纲常,天下太平兮速废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