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òu rèn
注音一ㄡˋ ㄖㄣˋ
⒈ 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因以“右衽”谓中夏风习。
⒉ 泛指衣襟。
⒈ 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因以“右衽”谓中夏风习。
引《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鉞,单于犇幕;票骑抗旌, 昆邪 右衽。”
颜师古 注:“右衽,从中国化也。”
唐 刘景复 《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麻衣右衽皆汉民,不省胡尘暂蓬勃。”
《论语·宪问》“被髮左衽” 清 刘宝楠 正义:“中夏礼服皆右衽。”
⒉ 泛指衣襟。
引汉 严忌 《哀时命》:“右衽拂於 不周 兮,六合不足以肆行。”
1、另外,古代汉族的交领衣往往为右衽,而左衽通常是所谓“夷狄”(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的风俗,因此孔子才有“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的议论。
2、“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飘逸洒脱”的汉服,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汉服。
3、这不就是汉朝人穿的衣服吗?问:什么是汉服?是汉朝的吧?答:汉服,实际上是汉族的传统服饰,特点是交领、右衽、无扣。
4、中国古代大量资料表明汉族的上衣襟口有较为突出的右衽特征,而许多少数民族则有“左衽”的记载,因此,有不少学者及其论著认为“左衽”是区分汉夷服饰的关键性标志。
5、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