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

词语解释
竹竿[ zhú gān ]
⒈ 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⒉ 竹子的主干。
⒊ 指竹子。
引证解释
⒈ 砍下来的削去枝叶的竹子。
引《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 淇。”
《后汉书·方术传下·左慈》:“﹝ 慈 ﹞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须臾引一鱸鱼出。”
唐 孟浩然 《岘潭作》诗:“试垂竹竿钓,果得查头鯿。”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那几个人却是对着我走来,一个提着半明不灭的灯笼,那两个每人摃着一根七八尺长的竹竿子。”
沈从文 《边城》一:“渡船头竖了一根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
⒉ 竹子的主干。
引唐 元稹 《种竹》诗:“昔公怜我直,比之秋竹竿。”
清 金人瑞 《对雪》诗:“压倒竹竿终劲直,怜斯鸟雀尽徬徨。”
⒊ 指竹子。
引元 耶律楚材 《西域和王君玉诗》之六:“奔走红尘积有年,深思雪涧竹竿千。”
章炳麟 《董逃歌》:“秦 帝不蹈海,归蒔千竹竿。”
国语辞典
竹竿[ zhú gān ]
⒈ 用竹子的茎干做成的竿子。
引《诗经·卫风·竹竿》:「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汉·无名氏〈白头吟〉:「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⒉ 《诗经·卫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竹竿,卫女思归也。」或亦指男子怀念旧好之诗。首章二句为:「籊籊竹竿,以钓于淇。」
德语Bambusstange
法语perche de bambou
分字解释
※ "竹竿"的意思解释、竹竿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时在堂前用竹竿挑起明旌,上书“诸葛君贡之柩”。
2、小的们,替我折些枯松,编作筏子,取个竹竿作篙,收拾些果品之类,我将寻仙去也。
3、那歹徒抓住我们伸下去的竹竿砸我的飞机,我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4、这根竹竿的长恰到好处。
5、肚子圆圆的皮蛋和瘦得如竹竿般的松果都是衡山路上酒吧的常客。
6、许多挑夫带着竹竿在街上徘徊,他们用竹竿把重物搬上多坡的街道(这些街道如此陡峭,脚踏交通工具都很少见)。
7、小学时,我们用竹竿将豆荚钩下来,当剑耍。
8、老旧的木钻子经过她的旋转、提拉,在竹竿上稳稳地留下小孔。
9、蒙恬就用一根丝线,把山羊毛扎在竹竿上,并将羊毛捋齐,做了一枝羊毫笔。
10、这根竹竿披了。
11、竹竿在水中变弯了。
12、她有时用竹竿当手杖。
13、正聊着,我见到一片竹林下的鸡矢藤,有的缠绕在竹竿上。
14、我家门口有三棵枣树每到秋天,大人们就会拿上竹竿去打枣。
15、穿过一片大森林时,他们看见一位老人站在树下,用竹竿捕蝉。
16、这些看来参差不齐的竹竿,事实上是经过刻意排列,别具风味。
17、她拍着手,手镯丁当作响,你手执竹竿跳着舞,活像一个小牧童。
18、她正在用竹竿驱赶一群在秧田上空盘旋的麻雀。
19、他们在桥底用竹竿搭建临时舞台。
20、“挑夫”,当地人这样称呼他们,提起竹竿的一端,把货物伏在肩上。
相关词语
- hàn zhú汉竹
- hǔ zhú虎竹
- àn zhú暗竹
- zhú zé竹箦
- zhú bì竹柲
- bāo zhú包竹
- hàn zhú汗竹
- lù zhú緑竹
- fēn zhú分竹
- chuī zhú吹竹
- zhú lù竹路
- zhú jiā竹
- jī zhú积竹
- jí zhú棘竹
- jīn zhú金竹
- chéng zhú成竹
- zhú tǒng竹筒
- zhú shāo竹筲
- kūn zhú昆竹
- zhú tiān zhú dì竹天竹地
- gān miǎo竿杪
- pá gān爬竿
- yuán gān缘竿
- mì gān密竿
- bǎ gān把竿
- yī gān一竿
- dāo gān jié刀竿节
- wéi gān桅竿
- lún gān纶竿
- bào gān爆竿
- yì gān义竿
- gān chéng竿城
- qí gān旗竿
- pāi gān拍竿
- diào gān shǒu钓竿手
- gān máo竿旄
- lóng huà gān龙画竿
- zǒu gān走竿
- chī gān黐竿
- gāo gān篙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