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露

词语解释
浅露[ qiǎn lù ]
⒈ 措词直率而不委婉、含蓄。
例词意浅露。
英not tactful;
引证解释
⒈ 浅显,缺乏深度。
引汉 王充 《论衡·超奇》:“若夫 陆贾、董仲舒,论説世事,由意而出,无假取於外,然而浅露易见,观读之者,犹曰传记。”
《太平广记》卷二〇七引 唐 张怀瓘 《书断》:“而此公稍乏清幽,伤于浅露。”
宋 司马光 《辞左仆射第三札子》:“烛理不明,见事不敏,度量褊隘,关防浅露,若位以元宰,委之机务,分画措置,必有差违。”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虽临危抒愤,词意浅露,而其体式,亦皆 楚 歌也。”
⒉ 犹微露。
引元 杨维桢 《题芭蕉美人图》诗:“髻云浅露月牙弯,独立西风意自闲。”
国语辞典
浅露[ qiǎn lù ]
⒈ 浅显。
引汉·王充《论衡·超奇》:「若夫陆贾、董仲舒,论说世事,由意而出,无假取于外,然而浅露易见,观读之者,犹曰传记。」
⒉ 不婉转含蓄。
例如:「你的措辞刻薄浅露,难怪会得罪人。」
分字解释
※ "浅露"的意思解释、浅露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工作我疲惫,你伤心我落泪,你心烦我无味。因此收到短信,一定在笑,轻启朱唇,浅露酒窝;读完短信,一定要开心,闭目回味,感受真情。七夕快乐!
2、圆融者无诡随之态,精细者无苛察之心,方正者无乘拂之失,沉默者无阴险之术,诚笃者无椎鲁之累,光明者无浅露之病,劲直者无径情之偏,执持者无拘泥之迹,敏炼者无轻浮之状。金缨
3、他说话很浅露,文章却写得寓意深远.
4、这一比喻太浅露了,不够文学味儿,可这大致就我的感受。
5、莫白抱拳见礼,俊秀的脸颊之上浅露笑意。
6、自永徽之后,皆用帷幔,帽裙至颈,渐为浅露,无复遮蔽,士庶竟相仿效。
7、自上次正邪交战一别,陆雪琪便与张小凡就像夜雾下的浅露。
8、本书因为个人原因,所以某些方面的东西会很浅露.
9、不少题画诗还处在单纯模山范水阶段,虽有寓意,也较为浅露,寄寓深远之作并不多见。
10、听到身后传来询问声,易嬴将手中卷宗放下,转身捏住白花花浅露在外的葱葱玉臂道:扶本县起来。
11、这使得中国现代新诗没有从直白浅露的“白话”起步,而是从一种自由创作精神起步。
12、那篇文章的中心太浅露了。
13、此时妇女出行也逐渐抛弃障蔽全身的幂离,而只在帽檐缀一圈到颈部的薄纱遮挡的帷帽,帷帽的薄纱拖裙还逐渐缩短,“施裙到颈,渐为浅露”。
相关词语
- qiǎn mán浅蛮
- qiǎn xiá浅狭
- liú shuǐ jiān jiān流水浅浅
- qiǎn quē浅阙
- duǎn qiǎn短浅
- qiǎn shì浅事
- qiǎn sú浅俗
- gē qiǎn搁浅
- qiǎn yào浅要
- màn qiǎn漫浅
- qiǎn yú浅愚
- qiǎn mèi浅昧
- qiǎn shēng浅声
- gān qiǎn干浅
- qiǎn yán浅言
- qiǎn xiǎn浅鲜
- qiǎn xiān浅鮮
- qiǎn miè浅幭
- jìn qiǎn近浅
- qiǎn wù浅务
- rù lù溽露
- qǐ lòu啓露
- duō lù多露
- chěng lù逞露
- pī lù披露
- bù lù布露
- gāo lù膏露
- ǎi lù霭露
- shuāng lù霜露
- chū lù初露
- xiǎn lù显露
- huā lù花露
- guò lù过露
- gū lù孤露
- fán lù繁露
- lòu liǎn露脸
- pù lù曝露
- hán lù含露
- jiē lù揭露
- tǔ lù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