赙仪


拼音fù yí
注音ㄈㄨˋ 一ˊ

繁体賻儀

赙仪

词语解释

赙仪[ fù yí ]

⒈  犹赙礼。

引证解释

⒈  犹赙礼。

《元史·乃蛮台传》:“薨于家,帝闻之震悼,命有司厚致賻仪。”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书南园先生事》:“各官有追送賻仪者,俱拒不受。”
廖仲恺 《致饶潜川黄德源曾允明□经国函》:“前付来致 英公 賻仪柒百伍拾两,收妥后已于六月廿四日函覆。”

国语辞典

赙仪[ fù yí ]

⒈  慰问丧家的礼金。也作「赙金」、「赙钱」。

分字解释


※ "赙仪"的意思解释、赙仪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文宗亲自往吊,并厚赠赙仪,丧葬才毕,复诏遣宗女数人,下嫁燕帖木儿,解他余痛。

2、那拉氏幼名兰儿,父亲叫作惠征,是安徽候补道员,穷苦得不可言状,遗下一妻二女,回京乏资,亏了个清江知县吴棠,送他赙仪三百两,方得发丧还京。

3、我再出五十两赏银,弄点好席面,你们解解秽气,明儿刘全到他两家知会了,叫收尸,再各人送二百四十两赙仪……唉!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们毕竟是一殿之臣呐……

4、但你且看他清朝最后一位帝王赙仪怎么说,“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甘心。

5、赙仪在玉台山顶夜夜苦等,学斑鸠叫唤把嗓子也叫嘶哑了,接连七七四十九个晚上都没有把黄三巧唤出。

6、哭罢,随请王家母妻拜见,面送赙仪,说道:“伯母尊嫂,宜趁此资物,出丧殡殓。

7、赙仪将叶风的衣服递给他,说道。

8、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末代皇帝赙仪被迫下台,也正在那个时候,各地梢集中的少数民族纷纷倒戈,化地为王。

9、而这个疯狗退役前,和赙仪同属一支部队,所以赙仪一直和疯狗保持联络,疯狗就成了赙仪一名线人。

10、一九零八年光绪帝駕嘣末代皇帝赙仪即将即位的那个冬天,天地封冻的天山脚下,雪虐风饕,山野呼啸,到处是一片荒凉而狐寂路断人稀之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