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ánshí

寒食


拼音hán shí
注音ㄏㄢˊ ㄕˊ

寒食

词语解释

寒食[ hán shí ]

⒈  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吃冷的食物。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引证解释

⒈  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 春秋 时 晋文公 负其功臣 介之推。介 愤而隐于 绵山。文公 悔悟,烧山逼令出仕, 之推 抱树焚死。人民同情 介之推 的遭遇,相约于其忌日禁火冷食,以为悼念。以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按,《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国中”,则禁火为 周 的旧制。 汉 刘向 《别录》有“寒食蹋蹴”的记述,与 介之推 死事无关; 晋 陆翽 《邺中记》、《后汉书·周举传》等始附会为 介之推 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诸说,惟在春之说为后世所沿袭。参阅《太平御览》卷三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介推寒食》、 清 袁枚,《随园随笔·寒食不必清明》。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唐 韩翃 《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元 仙村人 《春日田园杂兴》诗:“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临行,﹝ 竹子 ﹞执生手曰:‘此归又罹虎口!若得了儂业债,则寒食梨花,求麦饭一盂、纸钱一束,上 真孃 墓一弔;薄命人死无恨耳!’”
又,有的地区亦称清明为寒食。 明 张煌言 《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诗:“欲隐尚违惭 介子,年年寒食卧江汀。”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塋而已。”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绕了一个大弯,赶到故乡,却正好还在清明寒食的节前。”

⒉  吃冷的食物。

《后汉书·周举传》:“太原 一郡,旧俗以 介子推 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晋 陆翽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杏仁煮作粥。”
《北堂书钞》卷一四三引 晋 孙楚 《祭介子推文》:“太原 咸奉 介君 之灵,至三月清明,断火寒食,甚若先后一月。”

⒊  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煑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薑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薑豉,故名焉。”
《岁时广记·寒食上·冻薑豉》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时品》:“香椿芽拌麪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

国语辞典

寒食[ hán shí ]

⒈  约在清明前一、二日。参见「寒食节」条。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二月》:「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
宋·王禹偁〈寒食〉诗:「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⒉  吃冷的食物。

《后汉书·卷六一·周举传》:「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

英语cold food (i.e. to abstain from cooked food for 3 days around the Qingming festival 清明節|清明节)​, the Qingming festival

法语aliments froids, fête de Qingming

分字解释


※ "寒食"的意思解释、寒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寒食节原本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又有“禁烟节”、“冷节”、“百五节”之称。

2、西京陵寝为贼所占,今年寒食节未有祭享之地。

3、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4、在寒食、清明节日中,人们纪念死去的先贤故人,但多数时间是在进行种种带有现世狂欢色彩的活动。

5、自此,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6、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也为清明节所替代。

7、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

8、寒食节的次日,人们到介子推的坟头上致敬.

9、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

10、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11、所以,过去有“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的说法。

12、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桉前。

13、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崔道融

14、到了清代,中甚至明确说:“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

15、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吃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16、由于清明节与寒冷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即成为清明节的别称。

17、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18、追逢清明寒食,乡亲们携老扶幼到岩下寺洞桥边祭奠陈虞之和赵氏夫人的坟墓,向为国捐躯的抗元将士致以无尽的哀思与悼念。

19、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20、清明节,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