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jiā

嗜痂


拼音shì jiā
注音ㄕˋ ㄐ一ㄚ

嗜痂

词语解释

嗜痂[ shì jiā ]

⒈  《宋书·刘邕传》:“邕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鳆鱼。尝诣孟灵休,灵休先患灸疮,疮痂落床上,因取食之。灵休大惊。答曰:'性之所嗜。'”后因称怪僻的嗜好为“嗜痂”。

引证解释

⒈  《宋书·刘邕传》:“邕 所至嗜食疮痂,以为味似鰒鱼。尝诣 孟灵休,灵休 先患灸疮,疮痂落牀上,因取食之。

灵休 大惊。答曰:‘性之所嗜。’”
后因称怪僻的嗜好为“嗜痂”。 明 冯梦龙 《<智囊补>自叙》:“余坐 蒋氏 三径斋 小楼近两月,辑成《智囊》二十七卷,以请教於海内之明哲,往往滥蒙嘉许,而嗜痂者遂兾余有续刻。”
清 赵翼 《裙带鱼臭如醃鲞莪洲百门乃酷嗜诗以调之》:“臭味輼輬不可亲,嗜痂偏作席间珍。”
茅盾 《夜读偶记》二:“从前人把这种呆板称为‘雍容典雅’,表示了非常的钦佩,这真是嗜痂成癖。”

分字解释


※ "嗜痂"的意思解释、嗜痂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对这些主持人嗜痂成癖、俗不可耐的现象,舆论一向来也已颇有微辞。

2、一般牛人都有点另类,甚至嗜痂之癖。

3、我想,除了个别 嗜痂之癖 者,恐怕世界上不会有人愿意吃到它。

4、我总是认为,即使嗜痂成癖,那也是人家的自由。

5、患者认为易性病是与生俱来的痼疾,是刻骨铭心的追求、无法克制的欲望、难与人言的“嗜痂之癖”,不变性还不如死。

6、有时候,甚至宁肯嗜痂成癖地宣传“看客”那样的人情冷漠,也不去发掘身边并不缺少的世间美德。

7、我总是认为,即使嗜痂成癖,那也是人家的自由。

8、这件事成为笑柄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嗜痂成癖的御史,二是为他找血痂的人乐此不疲。

9、患者认为易性病是与生俱来的痼疾,是刻骨铭心的追求,无法克制的欲望,难与人言的“ 嗜痂之癖 ”,不变性还不如死。

10、像“贴身舞”、“绿军装”之类的恶俗“创意”,是以丑为荣、嗜痂成癖,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侮辱和挑衅。

11、然而,也有一些嗜痂成癖的人,以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为其存在的合理性辩护。

12、中国网民的嗜痂之癖表现得无以复加。

13、但仅仅寄希望于自律,对于嗜痂成癖者恐怕也犹如缘木求鱼。

14、但不可置疑的是,“贴身舞”、“绿军装”之类纯系恶俗“创意”,是以丑为荣、嗜痂成癖,是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叫板和挑衅。

15、有嗜痂之癖者,贸此以去,如偕笠翁以归。

16、因为健康、自然是一个基本准则,有损于健康、自然,即使有人格外喜好,却不易成为普遍准则,“嗜痂之癖”,无外于此。

17、但在笔者看来,这种细读史书的动机和结果,都难逃“嗜痂之癖”的嫌疑。

18、这些年来一些媒体的无聊已是有目共睹,对低级趣味的追逐已近乎嗜痂成癖。

19、他有一个奇怪的嗜痂之癖,不倦地剌探同事们的隐私,搜集他们心中点滴的龌龊,偶然的卑鄙,一旦得手,他就乐不可支。

20、我想,除了个别嗜痂之癖者,恐怕世界上不会有人愿意吃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