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ú jié
注音ㄈㄨˊ ㄐ一ㄝˊ
繁体伏節
⒈ 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⒈ 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引《汉书·刑法志》:“於是师旅亟动,百姓罢敝,无伏节死难之谊。”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余 颠沛殞毙,杀身济君。其下司徒,署 余 孙 伦 吏,使蒙伏节之报。”
唐 陈子昂 《为金吾将军陈令英请免官表》:“﹝五人﹞皆伏节尽忠,身死王事。”
1、伏节死谊,是汉语词汇,指坚守节操,致死不相负。
2、夫以布衣之士,尚犹有刎颈之交,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
3、谊不敢辞、谊不容辞、谊切苔岑、年谊世好、气谊相投、辞严谊正、情投谊合、半子之谊、东道之谊、地主之谊、伏节死谊、高情厚谊、河梁之谊、隆情厚谊、木本之谊、袍泽之谊、轻风高谊、清风高谊、深情厚谊、舍生取谊、通财之谊、通家之谊、微言大谊、一日之谊、云天高谊、尽地主之谊。